做好治理整顿强化林业革新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项产业,又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加快林业发展,对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社会进步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足、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

(一)建国以来,我国林业生产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在东北、内蒙古、西南、西北等国有林区建成了131个林业局,在全国建立了4000多个国营林场、11万多个集体林场和300多个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我国林业已成为包括造林营林、采伐运输、加工利用、多种经营、机械制造、科技教育等综合性的产业部门,有职工240多万人。40年来,共生产木材30多亿立方米和大量林副产品,造林保存面积达5亿亩,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多的国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林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各项林业生产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过去无林少林的平原地区,造林绿化有了突破性进展,到1989年底,已有253个县达到平原绿化标准,不但促进了农业生产,还解决了当地部分用材,增加了群众收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已进行12年。第一期工程于1985年完成,共造林近1亿亩,保护农田1.2亿亩,现正进行第二期工程建设,先后共造林1.37亿亩。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已在39个县启动,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也将全面展开。封山育林,飞播造林,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经济林建设和城市造林绿化,都有新的发展。

总体来看,林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全国林业形势继续向着好的方面健康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关怀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林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和林农群众,按照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增加森林资源、增强林业活力的基本思路,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1989年的林业改革和林业建设又取得新的成绩,有些方面还有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1989年召开了全国绿化委员会第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发布了第三次(1984一1988)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成果,全面制定了1989一2000年全国造林绿化规划,在实践中对林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各项林业工作又向规范化、制度化方面前进了一步。现在森林资源有了底数,造林绿化有了规划,工作有了一定基础,林业改革的方向更明确了。这就为1990年林业工作迈出更大步伐创造了条件。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林业多年来积累的问题不少,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森林资源危机和林业经济危困的局面还没有扭转。森林资源是林业的基础,是林业兴衰的重要标志。从这次清查结果来看,当前我国森林资源的间题相当严重。与上一次(1977一1981)清查结果相比较,森林面积有所增加,森林覆盖率略有提高,但森林资源的消耗量大于生长量,森林蓄积量持续减少,森林质量下降,尤其是用材林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大幅度减少,这部分可采资源已濒于枯竭。森林资源危机的主要表现,一是用材林中的成过熟林面积和蓄积量大幅度减少,7年多时间减少了12.24亿立方米,消耗掉1/3,年均赤字1.7亿立方米。全国现有用材林中的成过熟林蓄积量扣除不宜开发和不可及部分后,只有14亿至15亿立方米可供开采,按目前的消耗水平,只能采伐7至8年。

东北、内蒙古国营重点森工企业只有7.4亿立方米,

六、七年后即无成过熟林可采资源二是森林资源消耗量增加,年均消耗蓄积量已由第一次清查的1.96亿立方米增加到第三次清查的3.44亿立方米。用材林的年消耗量超过生长量9700万立方米。三是因长期重采轻造,近熟林资源接续不上。因此,当无成过熟林可采后,将被迫大量消耗中龄林,那时,森林覆盖率缓慢上升的趋势也将消失,林分质量会出现恶性下降。四是因资金短缺,大量中幼林未能及时抚育,严重影响林木生长量,林地生产力降低五是森林质量下降,林龄结构低龄化,主要用材树种和珍贵树种蓄积量大幅度减少。由于森林资源形势严峻,给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一是使长期存在的木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由于木材缺口越来越大,一方面不得不靠连年过量采伐,用拚资源的办法来加以维持,另一方面还要用大量外汇进口木材及其产品。从长远看,靠这两种办法来解决木材缺口是难以为继的。二是使生态环境恶化。由于森林资源减少,使水土流失加剧,沙化面积不断扩大,江河水库淤积,水早灾害频繁,风沙危害严重,给农牧业生产、水利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许多困难。三是使林业企业出现经济危困。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必须减少采伐,而木材产量减少,企业的经济状况就难以维持,只得用减少造林营林投入的办法来维持最低限度的开支,这就更加剧了森林资源危机,形成越砍越穷、越穷越砍的恶性循环。此外,影响林业发展的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还远未解决,特别是在政策上、科技上和投入上都急需采取有力措施来加以扶持,林业职工队伍的素质和现状,.与林业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因此,必须全党动手,全民动员,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植树造林,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增加森林资源,增强林业活力,尽快扭转林业落后的局面,为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作出新的贡献。

(二)当前的林业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增强林业活力的目标,进一步搞好治理整顿,深化林业改革,抓好林业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全面完成各项计划,争取林业工作有新的突破性进展,实现林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林业发展要靠深化改革。要通过深化改革,发展林业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增强林业活力,促进我国的林业实现四个转变:一是由采伐利用天然林为主,转为以营林为基础,加强人工林建设。二是由单一木材生产为主,转为多种经营、综合利用,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三是由粗放经营为主,转为重视科学技术,实行集约经营、科学管理四是由林业部门为主,转为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增加森林资源是林业的首要任务,要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综合治理的方法,实行加快森林培育,加强森林保护,强化林业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四管齐下。要采取得力措施,实现到本世纪末的造林绿化奋斗目标,即从现在起到2000年,在保证采伐迹地及时更新的前提下,全国增加森林面积4.5亿亩。要实现这个目标,既要抓好面上造林,又要抓好重点工程:一是营造1亿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二是建设五大防护林体系,即“三北”防护林第二期工程及京津周围绿化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第一期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和平原农田防护林工程(即平原绿化工程)。发展林业,要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当前,应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执行造林绿化规划,加快造林进度,提高造林质量

认真执行和全面落实造林绿化规划,是林业工作的重要任务。1989年至200。年全国造林绿化规划已经制定,各地应尽快发布实施,以体现规划的严肃性和指导性。规划确定的目标,应层层分解落实,逐级签定责任状,实行各级领导任期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并与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结合起来,坚持定期检查,认真兑现奖惩,通过领导办绿化点推动面上造林。为确保实现规划的目标,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快造林进度。要大力推行工程造林。凡有条件的,都要按规划列项,按设计施工,按工程验收,按实绩考核。要严格实行造林检查验收制度和造林成果通报制度,特别重视提高造林质量,把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作为主攻目标,认真检查考核。提高造林质量是最大的节约。在当前造林任务重而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保证造林质量对加快林业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为实现造林绿化规划,应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造林。既要抓好人工造林,又要抓好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多既要抓好面上造林,又要抓好基地和体系建设;既要抓好专业造林,又要抓好全民义务植树和部门造林,做到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要加快防护林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要加快进度,走向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全面完成第二期工程建设任务;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将正式铺开;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要加强领导,自力更生,落实规划,积极推进。对平原绿化要实行目标管理,确保“七五”期间50。个县达标。要多方筹资,强化管理,抓紧1亿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同时,要广泛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对城市全面实行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要加强部门造林,建设好原料林基地。在统一规划下,对各系统的造林绿化工作实行目标管理。

二、重视抚育间伐,实行科学经营,提高林分质且和林木生长量

提高林地生产力,是提高林业生产力的关键之一。搞好抚育间伐,实行科学经营,是促进林木生长、提高单位面积的蓄积量和林分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既要重视造林的面积和质量,更要重视抚育间伐的作业面积和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加强对现有林木的抚育间伐,是缓解森林资源危机的现实途径。当前,造林进度慢、面积不实、质量不高的问题比较普遍,应当认真加以解决。忽视抚育间伐,甚至只造不管的间题更为严重,导致林木生长量低,林分质量差,成林不成材,大大影响了林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忽视抚育间伐,既有认识问题,也有实际间题。要抓紧制定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促进科学经营。可以把主伐与抚育伐指标分列,并逐步采取措施解决抚育间伐材由于成本高而造成收益很低、甚至亏损的问题。加强抚育间伐,要从计划编制、资金安排、规划设计、劳力组织、检查考核等方面采取配套措施,逐步扭转重造林、轻抚育的局面,保证林业健康发展。要认真编制并切实执行森林经营方案,以改变林业经营落后面貌。国营森工企业和国营林场,应按照科学经营、永续利用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编制大体10年左右的经营方案,采用合理的采伐方式和作业方式,加强对现有中幼林的抚育间伐和管理。对乡村林场和林农,要加强指导,促进其科学经营。

三、健全“三防”休系,坚持以法治林,实行目标管理

对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洽和制止乱砍槛伐、乱捕滥猎的工作,需要全面加强。搞好“三防”工作的关键,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健全“三防”管理体系,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坚持以法治林。要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充实人员,强化队伍建设和基础工作,并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把“三防”工作做好。从实际出发,对林业“三防”工作提出阶段性和年度的奋斗目标,对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全面推行林业“三防”工作的目标管理。森林防火工作要认真执行《森林防火条例》和地方酉李套法规,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以火瘾管理为中心的预防工作应有新的突破,全国森林火灾次数和受害面积要争取进一步下降。要按各地防火任务和工作基础情况确定控制指标,作为目标管理的依据。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要认真贯彻《森林病曳害防治条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和健全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森林植物检疫和防治服务网络,采取人工、药物、生物相结合的办法,积极防治,控制主要病虫害的大发生,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制止乱砍滥伐、哄抢盗伐和乱捕滥猎的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应集中力量,限定时间,采取坚决措施,抓紧查处毁林案件。要与公安、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适时开展专项斗争,以震慑不法分子的违法犯罪活动。要全面贯彻《野生动物保护法》,切实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应进一步做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更好地保护我国珍稀动植物资源。

四、以强化采伐恨镶管理为孟点,全面加强资源和林政管理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重视调查研究和典型示范,加强制度和法规建设

解决林业问题需要长期的努力,但每年都应有所进展。同时,还要高屋建领,集中研究和解决一些带根本性的间题。因此,要十分重视林业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加强制度和法规建设。对已被实践证明有效的政策和措施,要尽快用法规或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逐步形成全面、系统、科学的林业法规体系。今后还应加强分类指导,除一些带有共性的大的林业方针政策由国家统一规定外,大量的间题都要由地方因地制宜地加以解决。要集中力量研究林业法规体系规划,对林业行业所需要制定的不同层次的法规加以通盘考虑、合理配置,增强林业立法的计划性,加快立法步伐,提高法规质量。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基层,坚持群众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注意总结典型,解剖麻雀,取得第一手材料。办事要讲实效,一抓到底。在工作中应特别注意抓典型、树样板,通过典型示范来以点带面。今后,林业工作中一些新的重大措施,出台前都要经过试点,特别是要搞综合配套试点。

在努力开展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要深化林业改革,做好林业工作,必须坚持“两手抓”。首要的是,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造就一支在政治、思想、作风和业务技术等方面能适应形势发展的好的队伍。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林业职工队伍建设,做到既育林又育人。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行业廉政建设,不断提高林业职工队伍素质,建设一支“四有”职工队伍,这是搞好林业改革和建设的前提和保证。发展林业,任重道远。林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发扬成绩,克服困难,满怀信心,艰苦创业,以抓改革、抓资源、抓队伍为重点,全面做好林业工作,把林业推向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