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平安校园申报材料
创平安校园建和谐学校
——北极中学创建平安校园申报材料
北极中学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坐落在平坦的北极塬面,周边环境优美文明,民风淳朴。学校占地35964平方米,建筑面积12389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568人,专任教师78名。多年来,在市、县各级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历届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励精图治,全体教师无私奉献,教书育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毕业生五千余名。学校2010年被命名为“咸阳市绿色文明校园”,连续六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工作单位”、连续六年被教育局评为“教学质量先进工作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学校”,2011年被县教育局评为“平安校园”、2012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平安校园”
近几年,按照省、市、县关于平安校园建设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大力提升办学品位,全面加强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全面加强了人防、物防和技防,建立健全了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确保了师生安全和学校稳定,从而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严格管理,认真落实
科学严格的管理是建设“平安校园”的重要保证。我们主要坚持“四个落实”,保证了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领导落实。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支部书记孙建恩为组长,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赵永亮和校外法制副校长郑立平(北极派出所片警)为副组长,政教处、安保办等相关处室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二)人员落实。学校配齐了创建工作三支队伍,即以学校安保办、各年级组长、政教干事、公寓管理员、门卫及保安等组成的治安联防队伍;以政教处、教导处、团委和班主任以及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相关学科教师组成的施教人员队伍;以法制副校长、法制安全教育辅导员、心理咨询医生、家长委员会代表等组成
的校外辅导人员队伍。
(三)制度落实。学校先后于2009年和2012年,两次全面修订学校规章制度,形成了包括办学方向、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党风行风建设、民主管理、安全卫生管理、后勤管理、考核评估在内的规章制度,并汇编为《北极中学学校管理制度汇编》。
(四)管理落实。严格实施计划管理,将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学年工作计划,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建设“平安校园”的实施方案》、《安全隐患台帐》,保证了创建工作的有序运行;实施校级领导蹲点联系职能处室和年级组制度,直接指挥创建各项工作计划的落实;坚持每日检查制度、每日“零”报告制度、每周一次小结、节前安全大检查、每月一次普查等检查制度,坚持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月报告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和措施的真正落实。2010年9月市综治办领导在我校视察时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强化责任,部门配合,人人参与,齐抓共管
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是学校的一项系统工程。为此,学校要求各年级、各处室密切配合,人人参与,要求全体教职员工不断增强责任意识,育人意识、安全意识,时时、事事本着“安全第一”的宗旨,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也对自己负责。我们制定了安全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职责,营造氛围,强化教育。安保办、政教处主要负责对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常规安全检查和交通、防水、防火、防盗、防电等安全教育。各部门明确安全责任,实施责任追究制,各处室、各年级能够在各自系统范围内主动开展自查、互查活动,学校校园安全管理处负责及时将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的有关精神传达到相关处室及进行情况通报,同时负责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
三、经费落实,加大投入,技防到位,保障有力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2、协调整合社区教育。社区力量的整合需要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和学校方面的主动出击。我们一是建立了校外教育基地。我校先后与相关单位共建,确定了彬县看守所、彬县武警中队、北极镇福源社区、衡加那村互助幸福院等校外德育基地。
3、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学校派出专门人员参加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抓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校门安全保卫工作,有效地扼制校外闲杂人员来校肇事,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使校园周边安全状况明显改善。
在今后的平安校园建设工作中,我们要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巩固和提高创建成果,真正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扎实有效的工作方法,继续落实安全责任制和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平安校园”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