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同志在江苏省委党代会上的报告
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李强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一、砥砺奋进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两个率先”,深入实施“八项工程”,统筹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团结拼搏、开拓奋进,经受住各种困难挑战和风险考验,胜利完成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取得重大进展。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三个万亿元台阶,突破x万亿元,年均增长x%,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xxxx亿元,年均增长x.x%。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取得新的成效,沿海地区发展步入快车道,全省整体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产业结构实现“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超过xx%和xx%,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区域创新能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xx%。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和城乡人居环境有效改善,节能减排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空气和水环境质量逐步好转,林木覆盖率达到xx.x%。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x.x%和xx.x%,城镇新增就业每年超过百万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农村年人均纯收入xxxx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实现全覆盖,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明显提升,体育、青少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加快发展。
民主法治有序推进。人大和政协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地方立法工作有效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有序推进,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积极发挥。“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活动扎实开展,军民融合深入发展。
文化建设成果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扎实推进,新时期江苏精神大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富有成效。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事业产业加快发展,文艺创作更加繁荣,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深化改革布局有序展开,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等改革力度加大。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果,企业、城市、人才国际化进程加快,开放水平和层次实现新的提升。
全面从严治党有力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市县乡三级党委换届圆满完成。理论武装持续加强,从严管理干部不断深化,“四风”顽症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强力推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形成。
五年的砥砺奋进,不仅为未来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第一,坚决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在全面落实中创造江苏特色。始终坚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中央精神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特别是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xx**年全国“两会”期间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xx**年视察江苏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实际,认真对标、展开布局,深化部署、狠抓落实,推动江苏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中央有要求,江苏有行动,落实见成效”,成为江苏工作的鲜明基调。第二,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在着力创新中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利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倒逼压力,把创新作为江苏发展的主引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这个核心战略,积极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千方百计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加快发展动力接续转换,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努力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第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在纵深推进中增创体制机制优势。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的大框架下积极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为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在国家开放大格局中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拓展江苏发展新空间。第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共建共享中创造美好生活。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持续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每年兴办一批民生实事和惠民工程,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六大体系,更大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努力缩小区域和城乡差距,打好脱贫奔小康攻坚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第五,落实责任抓好党的建设,在全面从严中强化根本保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责任牢牢扛在肩上,严明政治纪律,强化作风建设,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精神、加强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充分发挥巡视巡察利剑利器作用、开展“三解三促”活动等方面,强化制度建设,锲而不舍推进,努力做到管理更严格、纪律更严明、干部更清正、政治更清明。大力弘扬优良作风,选树先进典型,创造良好环境,提振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五年的砥砺奋进,充分展现了江苏广大干部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示了全省上下团结拼搏的巨大力量。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在历届省委打下的工作基础上各级党组织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全体江苏人民辛勤创造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江苏省委,向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人民解放军驻苏部队和武警部队,向中央各部委和兄弟省区市驻苏单位,向长期关心支持江苏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领导和推动事业发展的能力水平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特别是对照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我省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自主创新能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都还存在明显短板;对照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期盼,目前群众富裕程度、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都还存在较大差距;对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各级党组织对于深入推进正风肃纪、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在思想认识和工作力度上都还存在不足。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理性的头脑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江苏大地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未来五年,我们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内在条件和阶段性要求的新变化。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更加明显,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交汇,外部的诸多风险挑战与国内的改革发展稳定难题交织叠加,宏观形势更加复杂。我省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物质要素投入边际效益递减,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比过去更为迫切,解决先发地区较早遇到的问题比其他地区更为艰巨。总的来看,今后五年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全省各级党组织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顺势而为,趋利避害,不断开辟江苏发展新境界。
今后五年,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记“两个率先”光荣使命,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七大发展战略,聚力创新,聚焦富民,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和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
到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江苏是东部沿海省份,当初小平同志正是以苏州发展为例证,系统阐述了小康目标的内涵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多年来,全省上下为圆梦小康孜孜以求、扎实奋斗,创造了丰硕成果。xx**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为我们勾画了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美好蓝图。近两年来,全省上下紧扣这一定位,积极展开实践,赋予全面小康建设新的内涵。我们要在已经凝聚起强大力量、迈出坚实步伐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以新江苏定位引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确保如期全面建成,而且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建成一个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强富美高”要求、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经济发展更高质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xx**年翻一番,居民收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三个口袋”更加充实。现代产业新体系基本形成,创新型省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有更满意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基本形成设区市城市到南京x.x小时的高铁交通圈,城镇社区形成xx分钟的医疗、文化、健身、养老等服务圈,城乡居民逐步享受到标准化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取得重大成果,绿色发展成为鲜明特色,资源保护与利用水平大幅提升,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环境风险防范体系、自然灾害防御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努力使江苏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文化发展更加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文化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形成更多特色文化品牌,文化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城乡区域更加协调。全省发展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南北区域优势互补、融合互动格局进一步形成,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扎实推进,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社会治理更加完善。“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公共安全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得到保障,诚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社会既保持和谐稳定又充满旺盛活力。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要义就是发展水平要更高、群众获得感要更强。围绕这一要求,今后五年我们的发展取向、工作导向、奋斗指向,都必须更加鲜明、更加突出、更加集中,这就是:聚力创新,引领发展转型升级;聚焦富民,让百姓过上更好生活。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省的发展转型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正在经受着调整的阵痛。未来五年,我们能不能冲出转型的关口、实现发展的凤凰涅槃,能不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先机、赢得优势,根本上取决于发展动力转换的速度,取决于创新这个驱动发展的新引擎能不能成为主动力。在这一阶段,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快马加鞭持续推进。要紧紧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快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着力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方式。要推动全面创新,着力推进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创新,让改革创新贯穿全省一切工作,成为江苏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各级党委、政府要营造创新环境,各类企业要勇挑创新重担,各方面人才要施展创新才能,让创新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和共同行动,激发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直接、最根本的是提高广大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现在我省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相称,有些地方老百姓收入还不高。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必须更加自觉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工作追求,千方百计加快富民步伐,下大力气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帮扶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确保全省人民在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要顺应民生需求新变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强获得感和幸福感。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标杆,作为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涵,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生态产品有效供给,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无论是抓改革还是促发展,都要强化民生导向,实现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群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共同创造全省人民幸福生活。
聚力创新,大势使然;聚焦富民,民心所盼。这是我们最应干、能够干、必须干好的事情,也是我们今后五年要打赢的主攻仗。全省上下要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在这两个方面求大突破、见大成效,打开发展新天地,展示决胜全面小康的过硬成果。
三、奋力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奋斗目标的实现,是靠干出来的。未来五年,我们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全省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必须明确重点任务,抓住关键环节,实现各领域各方面的工作突破,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x.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加快转型升级,需要足够的定力和韧劲。要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动力转换,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效益的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着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最有条件、最具优势的领域,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依托高新区、开发区和各类创新载体,推动区域内创新组织的集成联动,大力吸引海内外各类科技人才和各类高水平研发机构落户我省,进一步引导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向关键创新领域聚集,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有竞争力的创新集群。推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是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要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领军人才的关键作用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平台作用,大力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形式把各种力量聚合起来。依托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展会品牌。集中力量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南京江北新区等重大平台,集聚创新资源,加强分工协作,推进机制创新,打造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产业高地。
当前经济发展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要在继续扩大有效需求的同时,围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增强经济免疫力,认真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项重点任务。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综合运用财政、金融、价格杠杆等多种手段,通过技术、质量、环保、安全、用地、能耗等标准的倒逼,着力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最终要落到现代产业新体系的构建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突出先导性和支柱性,聚焦细分行业和领域,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创意经济、分享经济、新金融等新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要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品牌化的方向,推进中国制造xxxx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推动智能制造快速发展,加快提升传统产业,调整优化制造业布局,加强历史经典产业保护和发展,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提升。积极创新商业模式,促进和引领产业转型发展。实体经济发达是我省的鲜明优势,在经济转型升级中,要把做强实体经济作为重要取向,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加大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发挥资本市场撬动作用,推动企业重组整合,努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使实体经济焕发新活力、形成新优势。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x.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不能变、惩治腐败的力度不能减。要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格执行党章党规,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突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用纪律管住大多数。推动巡视向纵深发展,加强市县党委巡察工作,用好巡视巡察成果,更好发挥巡视巡察作用。加强审计监督,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加快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要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积极推进廉洁社会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廉洁的良好风气。
同志们。时代的发展,如滚滚长江奔腾不息、永远向前,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使命落在了我们身上,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中,我们这一代江苏共产党人重任在肩、责无旁贷。我们的事业植根于江苏大地,植根于江苏广大干部群众。在江苏这片热土上,正是靠着广大党员干部的苦干实干带头干,靠着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和辛勤劳动,靠着全社会积极性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创造了江苏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传承好弘扬好这些优良传统,永不满足、永不懈怠,奋发进取、勇攀高峰,以富有时代气息的江苏精神凝聚江苏力量,以更加理性务实的江苏行动书写江苏篇章,在革故鼎新、复兴圆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江苏新的辉煌。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共创全省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