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综治工作区调查
整合基层政法综治资源构筑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连云港市综治委办公室
连云港市地处苏北,现有4县3区,101个乡镇(街道),470万人口。2004年以来,按照省委“确保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的要求,连云港市创新载体,做实举措,以乡镇和街道为重点,创造性地推广组建“政法综治工作区”,将乡镇(街道)政法委、综治办、创建办、法治办、司法所、信访办、社会矛盾调处中心、调解庭等部门集中在一起办公,进一步整合政法综治资源,强化组织建设,夯实稳定基础。全市建立“政法综治工作区”
个,切实做到有访必接、有接必调、有调必果。2005年以来,该市共接待来信来访
件,办理来信来访案件
件,办理率达%;排查矛盾纠纷
起,成功调处
起,调解成功率达%;全市没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社会各界普遍反映,建立政法综治工作区,给公安减了压,给法院减了负,给群众解了难,给政府分了忧,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祥国对连云港在乡镇(街道)建立政法综治工作区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政法综治工作区的成功经验要很好地总结推广。
一、推行三项举措,变散开五指为握紧拳头。
一是合署,集中办公强服务。从整合资源、方便群众的角度,市委政法委要求各乡镇(街道)将本级政法委、综治办、创建办、司法所、信访办等综治部门集中或相对集中在一起办公。通过单位集中,力量整合,改变过去单兵作战抓信访、抓调解、抓稳定的状况,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组织协调、职能部门联合作战,多种工作方式同时运用的新格局。赣榆县赣马镇除将纯政法综治部门放进“政法综治工作区”外,还将安监所、民政办、农经中心等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单位放进“工作区”,进区部门达到17个。镇党委专门将一幢三层小楼拿出来,作为“政法综治工作区”的办公地点,当地群众称之为“政法楼”。新浦区路南办事处在办公用房和办公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腾出6间办公室作为政法工作区的办公用房,拿出2万元对办公室进行了装修,配备了电脑、电话、传真机等必备办公用品。各地政法综治工作区实行一个区域办公,一条龙工作流程,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一是整合了政法资源,端正了机关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政法综治工作区,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整合了政法综治资源。以前很多乡镇机关是一个部门一个办公室一个人,工作当中配合少、交流少、监督少,机关作风不纯,办事效率不高,甚至出现个别部门上班不做事,关起门来打牌下棋等不正常现象。现在让多个部门集中在一起工作,明确规定各单位工作人员除了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外,人人都是信访接待员,人人都是矛盾调解员,人人都是为民服务员,加强了纪律约束,加强了部门配合,加强了互相监督,机关作风和办事效率明显改善。
二是方便了群众办事,“解放”了各级领导,改善了干群关系。以前群众办事,有的不知道找哪一个部门,有的找错了部门,有的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各部门不在一起办公,工作自我安排,自成体系,群众办事找不到人,或者找到人办不了事,走冤枉路、花冤枉钱、跑冤枉腿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群众产生误会,认为各部门互相推诿,因此迁怒于当地党委政府,上访时不愿意甚至不屑于向各部门反映情况,非地方党委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接待不行,否则就要向上一级上访,一定程度上纠缠了不少领导的精力。现在建了政法工作区的地方,变重复接待为一次受理,变单兵作战为联合作战。不同情形的人员一旦进入政法综治工作区,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立即热情接待,登记受理。凡是当场能够解决的问题,立即办理;不能够当场解决的问题,迅速责成相关部门限期办结,跟踪督办,并及时反馈办理结果,绝不让老百姓再进第二个门,再跑第二次路。群众感受到热情和温暖的氛围,看到工作人员认真扎实的工作,满意度大为提高,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各级领导的精力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解放”。
三是钝化了各类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各地政法综治工作区灵活处理各类矛盾,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不仅能及时调处婚姻、家庭邻里等鸡毛蒜皮的小事,还能有效调处化解改革发展过程中发生的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各种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各工作区还贴近群众需求,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免费提供政策、科技、信息等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保障了广大群众的利益,维护了社会稳定,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为连云港市跨越发展和崛起腾飞创造了较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