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设和谐平安农村
文章标题: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设和谐平安农村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设和谐平安农村
回顾“十五”,特别是03年以来,是我镇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发生显著变化的时期。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聚精会神抓经济、千方百计求稳定”,全面深化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加强法制建设、推进民主进程、扩大政治文明,极大地促进了平安、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治安防范,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菜屯镇地处三界首,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复杂的治安形势。这就要求我们只有强化各项综治措施,才能打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打击违法犯罪,整治社会秩序。几年来,镇党委、政府结合全县开展的“综合整治百日会战”、“春季严打活动”、“集中治理百日活动”、“治理经济发展环境”等各项活动,重拳出击,打击了冯春生(外号“冯四”)等数名村霸、地痞、抗缴税费、殴打干部、破坏他人财物、妨碍执行公务的违法犯罪分子,打下了邪恶势力的嚣张气焰,治理了菜屯的社会环境。同时,我们加强了综治队伍建设,整治了治安薄弱村庄,下气力清理了遗留问题。
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减少可防性案件的发生。全面推行了治安承包责任,加强了对点的防范,在部分村先行试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随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公开四严格”的工作程序,即:召开村民大会公开招标竞聘,对治安总承包人和巡逻队员严格把关,严格履行合同,严格财产登记,严格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对治安总承包人和巡逻队员的政治业务培训,确保上岗人员政治思想上过硬,行为上规范,业务上胜任。目前,全镇27个村实行了治安承包。
实行“分区管理警长负责制”,强化对面的控制。以派出所公安力量为主体,管区书记、村干部为治安防范为负责人,村内以治安承包人为基础,在各主要干道和路口设立治安堵截点、检查站,执行盘查堵截任务,在全镇形成治安防控网络,使犯罪分子进不来,出不去。几年来,全镇可防性案件发案率一直呈下降趋势,并为全县最低。
二、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集中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首先,加强司法所建设对司法所进行了重新定位,配全了5名工作人员,加大了资金投入,规范了工作制度。其次,建立了由分管领导任主任,司法所、信访办、派出所等10个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菜屯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第三,充实了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选拔了5名有法律知识的镇机关干部、4名有丰富调解经验的村民调主任任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第四,调整了村民调组织。过去部分村调解委员会形同虚设,人员参差不齐,调解极不规范。我们明确了调解员条件、任用程序、报酬以及工作纪律和制度,对全镇30个村的民调主任、调解员全部调整到位。两级组织建立后,明确了各自的目标、任务和职责,邀请市、县司法局及县法院的专家领导对调解员进行法律知识、调解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镇、村两级人民调解组织和镇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工作开展以来,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其中重大矛盾纠纷16起。镇村两级调解员通过大量艰苦细致工作,及时介入、妥善化解了许多容易激化的矛盾纠纷,使上访问题处理在镇村两级,使治安案件大幅下降。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的建立及工作的开展,整合了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的资源,解决了矛盾纠纷激化前和信访问题没发生时工作缺位或不到位的问题,依法分流、调处了信访案件,也促进了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形成。
三、推动民主建设进程,扩大基层政治文明
广大农民群众是建设农村民主政治的主体,只有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使基层民主更加扎实、深入。
1、推行民主选举。针对过去党支部群众基础不强、号召力不高的现象,我们在村党支部的调整和换届选举中均使用“两票制”的方式,即先由全体群众投信任票,再由全体党员投选举票。这样既保证了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也增强了村党支部的群众基础和凝聚力。在第八届村两委的换届选举中,全镇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一人兼”比例达90,两委兼职率87,干部职数减少47人,年龄平均降低2.4岁。同时在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主理财小组等组织的建立方面,充分实行民主,保障了群众的选举权力。
2、实行民主决策。镇实行人民代表议政会制度。我们组成了由市、县、镇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38人的人民代表议政会,为党委政府出谋划策,举贤荐能,参与镇重大问题的决策。在村级实行“两会制”决策,即村级的重大事务先由村“两委”集体研究提出议题,然后“党员大会”讨论、修改、完善形成预案,再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形成决议。同时,明确了“两会制”决策的内容、程序、原则和要求,保证的群众的决策权。
3、完善民主管理。为解决农村财务管理问题,我们面向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设和谐平安农村第2页
县公开招聘了四名有会计资格的财会人员,会计实行镇推村聘,组建了镇会计服务中心,取消了过去的村会计,进一步堵塞了财务漏洞。各村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两会制”决策后的重大村级事务全程进行监督,并向全体村民公布。针对过去《村规民约》内容不完善,部分条款与现实不符的现象,全镇各村历时3个月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在章程的制定过程中经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反复酝酿讨论,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逐步完善,保证了《村民自治章程》的合法性、民主性、针对性和干群互约性。
四、加强村级管理规范化建设,建立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向制度化、法制化方向延伸。首先,进一步完善基层信访工作规范。围绕接访、查办和处理结果等各个环节制定相关制度,使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逐步实现“工作程序化、制度系统化、队伍网络化、档案一体化”。其次,依法开展信访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信访法规宣传活动,形成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强化依法处理信访问题的意识,提高依法受理信访、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增强群众法制观念,自觉规范信访行为,做到依法有序处理信访。
几年来,菜屯镇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大力加强制度建设、民主建设、法制建设,收到了显著成效,边续几年无集体上访,无重复上访,刑事案件、治安案件逐年减少,出现了社会平安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到目前依托林木资源建立的木材加工企业有200多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建设、公路建设等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等工作连续三年全县第一名,03年度获市“信访工作先进乡镇”荣誉称号,04年度获省“平安建设先进基层单位”荣誉称号,05年在“全省村务公开经验交流会议”上介绍了经验。目前,生产发展,管理民主、政治文明、平安和谐的菜屯镇正在崛起。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设和谐平安农村》来源于文秘114网,欢迎阅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设和谐平安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