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坚定政治品格 秉承人民至上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该书在第56页中指出,“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价值信条,也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根本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感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蕴含的“人民”真义,深刻领悟“为了谁、依靠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追求,不断书写不负党和人民的精彩答卷。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把“为了人民”放在心中,厚植“枝叶关情、念兹在兹”情怀,不断擦亮公仆本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党心即民心,民心即党心。无论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还是时代楷模黄文秀把扶贫工作当作是“二万五千里长征”,抑或是“燃灯校长”张桂梅始终坚守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教师岗位,丹心热血沃新花,他们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广大党员干部要永葆“为民”情怀,增强责任意识,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目标,一件一件办实事,一件一件办好事,一件一件解难事,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满意指数”,用自己的“奉献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把“依靠人民”作为指南,展现“真抓实干、履职尽责”姿态,持续书写崭新答卷。从嘉兴南湖上的一条小船,到今天承载着14亿人民希望的巍巍巨轮;从“深圳模式”到“一带一路”;从北斗织网到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突破和跨越的背后,依靠的是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结的是群众的奉献与坚守,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实干之力筑起了一座座新的“长城”,不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破浪前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一切依靠群众,多走基层、多下田野、多踩泥土,与人民群众共话乡村振兴,也要勤于走出位子、甩开膀子、迈开步子,进企业、进庭院、进社区,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请教,从“土言土语”里寻得“妙解良方”,从“家长里短”中纾解“急难愁盼”,从“调查研究”中探求“实践真知”。要把“干”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怕“耕厚土”,矢志“凿深井”,在基层的“练兵场”上不断施展才华、挥洒热情,真正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暖到群众心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