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近期,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是一部“从生活中来,向生活中去”的剧。剧中的许多情节来源于反腐现实,该剧主要讲述了由工厂拆迁、企业经济纠纷而暴露的一系列贪污腐败案件,以反贪局长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主线,以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和贯穿始终的“一一六”事件为辅线,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最终一网打尽一连串的利益集团。电视剧热播以来再次带动了全社会对腐败问题的关注。
对于《人民的名义》这样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除了讲述反腐斗争的激烈之外,剧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工作雷厉风行的反贪局局长侯亮平、工作女强人检察官陆亦可、霸道的市委书记李达康、丧失道德底线的公安厅厅长祁平伟。剧中跌宕起伏的剧情引人入胜,由腐败引发的一系列案件和现象令人发指,但透过腐败,一些人物和事件值的我们深思。
剧中有一位老人,令无数观众动容,他就是经过战火洗礼的原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前常务副检察长陈岩石,他的行事作风也如其名,岩石——有棱有角、有风有骨、朴实可靠。他在剧中一直为大风厂的职工奔走维权,毫无畏惧,一生时时处处都在为他人着想,但提到自己应得的副省级待遇时说了一句:和战争牺牲的同志比我活着就已经赚了。这让我对陈老这位朴实清廉的老党员干部深感敬意。陈岩石同志,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党的“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路线。身为一名老党员老干部,陈老始终心系群众,尽心尽责为人民服务;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老党员干部模范,陈老值得广大党员同志学习,学习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坚强的党性和对党无限忠诚的情怀。
剧中还有一位人物他不跑不送,不贪不占,勤勤恳恳,在正处级位置上干了二十五年没有提拔,但毫无怨言,处处想着百姓想着人民的县委书记易学习。他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为民干事,朴实如土清正廉明的他成为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值的我们所有党员学习。作者为什么希望我们向易学习学习呢。因为剧中的易学习确实不易。一是损己利人,敢于担责任。在其与李达康搭班子的时候,由于时任县长的李达康功利心太强,急功近利搞硬性摊派,不顾底层民众的死活,以致于逼死人命之际,时任县委书记的易学习却主动承担了这起事件的主要责任,保住了李达康,自己却被降级使用。二是自从被降级使用后的十多年时间内干遍了其所在地市的几乎每一个正处级岗位,工作勤恳,富有成果,但却一直未能得到提拨,仍然尽劳尽怨。三是不畏权贵。为了人民的利益冒着宁愿不当官被免职的风险去触碰权贵利益。作为党员干部,只有用心与人民群众相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共产党员不能仅停留在反腐高压下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问题上。还要依靠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推进,时刻不能忘了发展的根源所在,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权利不能超越法律这到底线,而这也恰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人民名义”。
第二篇: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反腐,亡党,不反腐,亡国”
在六十周年国庆献礼大片《建国大业》中,当蒋介石听完蒋经国关于上海孔家腐败的汇报后,无可奈何地说“这腐败啊,已经到了国民党的骨子里了。反吧,亡党;不反吧,亡国。难啊,难啊。”蒋介石的话如今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这句话“反腐,亡党,不反腐,亡国”却惹人深思。
百度百科对腐败的解释如是“腐败会破坏国防安全,导致社会坏人四处横行、社会风气腐化、人际关系冷漠,官员高高在上,矛盾突出,人口素质低下,贫富悬殊,产生社会黑暗。由稳定的经济社会引起的官员在职位上作风不正,行为不正当引起的政治和社会问题。由作风不正经而产生的结党营私、徇私枉法、颠倒黑白等各种犯罪。也可利用出身背景,政治地位、经济权力、熟人关系进行贪污枉法,吃喝享乐。盗窃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破坏党的名誉·、影响社会稳定、百姓利益。包括经济犯罪、政治犯罪、作风犯罪三个主要问题。
对于腐败我也想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自己的感受,最近一直在闲暇之余追一部很火的剧叫《人民的名义》,该剧针砭时弊,对现实的警示可见一斑。剧中一直有说“中国自古以来从封建时期开始就是人情的社会”,仿佛不通情达理有悖于伦理纲常,同时法不责众,也导致了腐败的蔓延滋生。
《人民的名义》是一部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官场生态的长幅画卷。我觉得它敢于直面现实,不粉饰。很多故事就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案例。看到第一集的时候只能用四个字“触目惊心”来形容,侯勇饰演的国家某司长一开始看似勤劳本分,穿着甚至和农民并无二致的衣服,在简陋的家里吃着炸酱面,侯勇这名演员一直以来以饰演的角色以清廉著称,一开始我以为肯定是检察院抓错人了,直到后来揭开他别墅里满墙的现金,足够让人瞠目。《人民的名义》可谓是近几年来难得的一部好剧,无论是编剧还是导演都在剧中强调腐败的根源是什么。“我真的特别想进步”——汉东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他自己的解释我特别想进步。这原本没错。但我们不难发现,它所谓的进步就是做更大的官(副省长)。倘若当官为民做主那也是好官,但在剧中我们看到他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处心积虑地为满足自己的贪欲,相信他官位越高,危害越大。从赵德汉和祁同伟的身上我们看到,一个是对金钱占有欲,一个是对权力的渴望。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内心的贪欲。这就是人性;所以剧中还特别通过陈岩石的夫人之口提到了停车场的收费员,停车员问你要不要发票,不要发票钱就自己收了。停车场的管理员是官吗。当然不是。但他一样贪,这是人性使然。或者说导演想要表达的是这个社会整个就是个病态的社会。显然导演是在更大背景、更深层次来揭示人心、人性。《人民的名义》有人为了官位,处心积虑,甚至出卖人格。有人为了利益,挖空心思,不择手段。也有人就想踏踏实实、真心实意地为百姓做事。《人民的名义》一部反腐大剧,或许你看到的是反腐,但我看到的是人心和人性。
剧中对人物刻画很深刻,把现实中拉帮结派在影视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比如高育良和李达康两位,被其他人称作政治资源,实际上就是所谓的“靠山”,结合剧中其他的角色诸如,易学习这种兢兢业业工作但是由于没有政治资源,勤勉工作几十年未能在政治上为自己谋得一丝职位,作为一个造价员,我看完之后真的很受触动。因为在平时生活中朋友们总说我脑筋死板,不知道为自己找靠山,拍领导马屁,给领导送礼。对他们我总是说,我们的公司不是腐败靠关系才能上位的公司,即便是领导现在没看到我的付出和努力,不代表领导会一直看不到,对于一个良性发展蒸蒸日上的企业,我能做到的就是替公司分忧,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尽我所能做到最好。
最后感谢公司纪检督察部能够给我们这次倾吐心声的机会,剧虽然还没播完,但是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警示是显而易见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相信随着这部剧的热播,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肯定反腐的意义和我们公司领导的良苦用心。
第三篇:《人民的名义》观后感《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习惯了文化快餐,每天通过手机了解世界,电视仿佛告别了我的世界,电视剧更是无暇跟进剧情。最近大家都在热议《人民的名义》这部剧,记忆里除了小时候《射雕英雄传》有那样的轰动效应,再没出现过这样街头巷议的场面。一部反腐剧居然能得到大家这样的追捧,促使我也动了了解剧情的念头。一部反腐电视剧能受到如此热议,反腐问题受到全社会如此关注,不得不让我们正视,社会是多么需要清廉与正义。同时也让我思考一个问题:反腐败斗争,究竟是在较量什么。
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反腐始终在路上,成效显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这不意味着反腐败可以停一停、缓一缓,须知道腐败与反腐败永远处在权力天平的两端,一直进行着残酷的较量,也只有反腐败的力度和强度不断加大,才会真正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从这个意义上说,反腐败的成绩都是暂时的,反腐败的斗争需要持续进行下去,这也是锤炼党员干部队伍、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
既然反腐败斗争是一场持久战、拉锯战,那么这场必须打赢的战役究竟在争夺什么呢。不弄清楚这一点,就无法弄清楚反腐败斗争工作的重点和深远意义。当然,围绕着权力展开的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对不同主体而言,所较量的也不尽相同。
对官员来说,反腐败是在较量“如何用好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但是它往往由官员直接行使,腐败就是滥用权力的结果。最朴素的理解,反腐败斗争就是让官员们敬畏权力、善待权力、善用权力。否则,不管官大如苏荣,为自己和家人谋利,开设“权钱交易所”;还是官小如魏鹏远,用审批权巨额受贿,成为“小官巨贪”,无不是异化了权力、扭曲了自我。其实,电视剧中的部委处长和副市长,都是权力观、金钱观出现了大问题,如此,谈何人生观、价值观,更没有对党和人民的初心了。
对政党来说,反腐败是在较量“如何更纯洁”。一个政党犹如一棵树,从小树苗到大树干,每一次成长都伴随着“阵痛”,需要找找蛀虫、杀杀病菌。相反,如果任由贪腐分子吮吸“营养”,就算是长大了也免不了千疮百孔,看似有规模、够庞大,但终究难以“参天”。说到底,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尤其是带领13亿多人民追梦的执政大党,自身不健康,如何有力量来干事创业。对执政党来说,反腐败就是对自身疾病的一场勇敢“反动”,是剜毒疗伤,这少不了疼痛,就像我们党在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6.2万件,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2014年以来共追回外逃人员2566名。数字背后是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成果,“纯洁”决不是形容词,而是反腐败斗争中的“动词”,是每一名党员都应达标的底线要求。
对人民来说,反腐败是在较量“如何得民心”。权力离老百姓很近也很远,就像人们在关注反腐剧、讨论反腐斗争一样。不过,官员廉不廉、政党纯不纯,老百姓都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人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党能够从弱变强、从建党到建国,成功经验就在于“得民心”。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一语直击反腐败斗争的要害: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人心战。“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反腐败的实践证明,赢得民心需要打虎拍蝇、打虎拍蝇也赢得了民心。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二是带头接受监督。要如履薄冰,严于自律,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为领导干部,手中拥有一定的权力,求你办事的人也多,遇到的诱惑和考验也多,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自己,洁身自好,清廉自守,千万不要干“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因此,大家都要正确对待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勇于接受群众的监督。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是一种警戒,是一面镜子,经常想一想,照一照,检查一下自己有什么不足和缺点,及时加以改进和纠正,对自己的成长有好处。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越是职位高权力大的干部,越要自觉监督,任何人都没有不受监督的特权。这些年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规章制度,包括各项监督制度,一定要很好地贯彻落实,真正做到领导人员的权力行使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要进一步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充分发挥各种监督的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接受监督上带个好头。
三是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全体党员都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政治纪律是根本的纪律。政治纪律遵守不好,其他方面的纪律也遵守不好。讲政治纪律,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党员必须在行动上服从,决不允许公开发表同中央的决定相反的言论,决不允许散布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反的意见,决不允许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在“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落实上狠下功夫,认真遵照执行中纪委三次全会提出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两个《条例》,真正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决把风气搞正,把作风搞实,按规矩办事。
四是带头警示行为。党中央向全党敲响了警钟,表明了我们党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坚定决心。我本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通过学习,思想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不能有任何偏离。自觉地做到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面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诱惑,不沾不染,自觉抵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正工作作风,提高领导艺术,不断遵守廉洁自律的各种规章制度,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坚持实践“三个代表”要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为宗旨,站稳党和人民的立场,出以公心,正确看待权力,做到眼光远大,心胸开阔,自觉奉献,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