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政协主席刘以安在政协闭幕式上的讲话
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独特独有独到优势
为“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作出政协贡献
——在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闭幕会议上的讲话
(二○二一年一月十三日,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市政协主席刘以安
各位委员、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二是要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独有优势,找到凝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深刻揭示了真正能够体现“人民民主真谛”的是协商民主。中共十九大把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真谛”的思想写进党代会报告,意义非同寻常。我们要切实落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一战略任务,在履职实践中善于运用协商民主来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找到凝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必须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在化解矛盾上的润滑剂作用,推动利益冲突的消弭融合。全市政协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深入践行以“求同”和“成事”为目标导向的“商量”式协商,推动不同利益阶层通过充分协商和互动治理,参与公共生活、国家管理和维护自身利益。要大力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用足“委员之家”“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平台功能,畅通和拓宽利益表达渠道,让各种不同意见和诉求在平台提供的组织框架内充分表达并有序引导。促进分歧在交融中趋同、疑虑在交融中消除、矛盾在交融中化解,在发挥好“润滑剂”作用中为社会治理聚共识、增效能。必须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在防范风险上的稳定阀作用,推动短板弱项的精准研判。主动承担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责任,按照市委“突出基层基础,突出工作短板”的要求,协助党委、政府将风险在源头防范、在源头纾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既要发挥好在政治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功能,提前发现苗头,加强政治引领,烫平思想褶皱;又要发挥好在社会领域、基层治理方面的“前哨站”和“千里眼”作用,利用政协委员社会触角广泛而敏锐的优势,及时感知社会各阶层的社情民意,以“两突出一提升”专报和社情民意直通车形式,汇聚到党政决策过程中,避免因盲区而产生的突发风险,防止民生领域的矛盾裂变为社会风险,最大限度协助党委、政府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三是要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独到优势,给出建言资政的最优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协商就要真协商,真协商就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来决定和调整我们的决策和工作,从制度上保障协商成果落地,使我们的决策和工作更好顺乎民意、合乎实际。”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就要在“制度程序和履职实践”两个维度上下真功夫,正如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要把“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有真正的人民民主。在具备完整的决策制度程序的基础上,人民政协如何在参与实践中提高履职能力和建言资政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最具挑战性的重要任务。商之道,贵以专。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贵在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真正以高质量“言值”给出建言资政的最优解。必须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在建言资政上的智囊作用,推动公共政策的持续完善。深刻认识“十四五”期间是我市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关键时期,紧扣“积极探索在新发展阶段推进创新名城建设的有效举措”“南京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研究”等事关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协商议政、汇智聚力。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领域广泛的优势,兼顾不同领域委员的广博视野,形成超越部门利益羁绊的睿智建言;发挥专业精深的优势,避免因利害关系而产生信息“屏蔽效应”,以深度思考与政府部门形成良性互动,提出专业、精准、深刻、管用的独到见解;发挥时间宽裕的优势,避免应时即景、急就章式的调研,以高层次、跨学科、多方位的准确建言提出真知灼见,推动各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执行得到持续优化和完善,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必须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在助推落实上的监督作用,推动治理效能的提质增效。深刻把握民主监督作为人民政协特有履职形式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以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协商式监督,努力将民主监督有机融入履职闭环体系之中,注重政协委员、党派团体和市区政协“三方协同”,增强监督合力;坚持调研与协商、过程与结果、当前与长远“三个并重”,进一步探索创新监督机制,形成成绩、问题、建议“三张清单”,在与其他监督形式高效衔接、协调配合中,共同完善社会监督体系,推动党委、政府各项改革发展举措落到实处,以“柔性监督”发挥“刚性作用”,以“智慧建言”助推工作落实。
各位委员、同志们。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人民政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舞台广阔、空间巨大,必将大有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南京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牢记嘱托开新局,在认真书写“强富美高”新答卷、努力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中作出人民政协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