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论坛的讲话

政协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今天,在倪主席的高度重视和亲自指导下,在我市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市政协专门举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服务业”政协委员论坛,邀请各位委员对服务业发展建言献策,这对于提升我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层次,具有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政协举办这次活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各位委员从不同侧面就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思想丰富、思维超前、思路开阔,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对于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市服务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培植税源为目标,呈现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与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市服务业的产业素质还不强,服务功能还不完善。特别是物流、信息、金融、旅游等生产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因此,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听了各位的发言,我有三点感悟。

⒈抓服务业就是抓经济结构的调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是确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目前,我市人均已超过美元,达到世纪年代初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处于产业结构的快速变动时期,服务业面临加速发展的大好机遇,服务业开始成为最具潜力的增长点。所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顺应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也可以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并进奠定基础。

⒉抓服务业就是抓综合实力的提升。随着这几年机制的转换、投入的加大,我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夯实,发展的后劲在增强,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财政收入亿元,同比增长。特别是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税收亿元,同比增长,占全市总税收的,占地税收入以上,占国税收入以上。同时,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以上,每年增加近个岗位。服务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就业富民的贡献份额越来越大。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优先发展、率先发展、领先发展,为全市加快“两个率先”、力争“两个提前”,为提升江都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综合实力作出贡献。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着眼于“调”,以结构调整加快服务业发展

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市扬长避短的科学选择,是结构调整的主要取向,是未来可以倚重的增长力量。要在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以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首先,以大市场作支撑

。充分发挥我市的区域优势、交通优势和消费优势,加快专业市场建设,积极打造沿江、沿河、沿路专业市场经济带。要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在已有基础上,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我市的鞋业、花木等市场,至“十一五”期末,形成亿元市场个,其中超亿元市场个,超亿元市场个,超亿元市场个。其次,以大流通上水平。在促进商贸群体有序发展和创新流通业态的基础上,做大做强龙头商贸企业,不断巩固购物中心、卖场、专卖店和专业公司快速提升的良好态势,重点支持江都商城大型购物中心、世纪联华大卖场的发展,形成江都城市的市场品牌。同时,依托道口、站口、港口,规划建设沿江港区、苏中商贸城、火车站、砖桥道口四大物流园区,加快启动现代物流业,从而形成与产品集群配套、互动的流通集聚。第三,以大旅游聚人气。当今的旅游,人们已经从游览型向参与型转变,应适合旅游者的需求,吸引旅游者的眼球,激发旅游者的兴趣,争取将旅游景点纳入扬州旅游线路,融入扬州大旅游圈,打造“一主两翼”新格局,形成“一水贯通”新体系。着力打造江都“花乡之旅”、“水木仙旅”,形成扬州旅游的“第二方阵”,使旅游业真正能够带动一产、联动二产、拉动三产。配合沿江开发,加快滨江旅游带和芒稻河风景带建设,重点建设“三园一湖”项目(中华水园、引江风光园、现代花木产业园、邵伯湖)。积极引导企业开发以运河、水利为主题的旅游特色商品和旅游文化,配套规划和建设旅游购物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