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先进事迹材料
xx长期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一年中有300多天住在村里,几乎天天与贫困群众在一起,而且一干就是4年。他在彝良县委、县政府,洛泽河镇党委、政府和市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任务,带头践行市委133工作思路,严格按照571标准,精准把控每一个环节,深入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镇关于脱贫攻坚的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严格执行洛泽河镇包社盯户,责任到人,一包到底的工作要求,千方百计补短板强弱项,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推动,进一步加强大寨村党建工作,下足绣花功夫,写好帮扶文章。他和镇、村干部一起,与贫困群众一道,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一户一策制定帮扶措施,全力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各项帮扶工作成效明显。
xx在大寨村打造九位一体,推行六个一,创新推出4+n产业发展模式,工作成绩斐然,亮点纷呈。大寨村的驻村扶贫工作受到省、市督查组、抽查组和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基层党建工作受到市委组织部的表扬,得到市直工委的肯定;扶贫工作中创造的一看二查三问四辨五核六评的六字工作法,被市扶贫办广泛推广;驻村扶贫档案受到了市、县相关部门的多次表扬;帮扶村顺利通过脱贫出列验收和脱贫普查,实现零漏评零错退目标;xx的扶贫先进事迹先后被昭通日报、乌蒙先锋、市妇联、昭通警方、云南公安信息网等专题宣传报道。
扎根基层,苦干实干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xx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随时不忘党的宗旨,以服务人民群众为荣。彝良县洛泽河镇大寨村辖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45户7080人,属全县82个深度贫困村之一。2019年,大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4户2966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产业基础弱。为详细掌握大寨村实际情况和村民的实际需求,自驻村的第一天起,他就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认真开展入户走访和遍访,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人口、经济收入、生产生活、子女就学、住房条件、具体困难等情况。他广泛宣传,向贫困群众宣传就业、就学、就医和住房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脱贫攻坚政策,使他们掌握并用好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激励作用,让贫困户清清楚楚了解政策,明明白白享受实惠,扎扎实实推进精准扶贫。他鼓励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劝返辍学青少年复学,劝导患病群众及时治疗,让惠农政策落实落地。他及时有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及时解决上寨组、大寨组、小寨组、大坝组、铁匠组等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了重点人群思想疏导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人的使命。工作中,面对有些不配合的群众,他用微笑去感化他们,耐心细致地解释扶贫工作的目的及重要意义,最终取得村民的理解和配合。他用心去做事,用心去服务,把一件件好事、一件件实事送给老百姓,暖了群众的心,联了农户的情,村里的群众也知道市公安局来了个王书记。
主动作为,攻坚克难
扶贫工作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群众所需所想,就是驻村队员努力的方向和目标。xx告诉驻村队员:我们来驻村,就是为了帮助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把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9年以来,他带领5名驻村队员和大寨村三委、挂村镇干部一起,完成重点户包保销号239户;收集务工证明1198份;完成危旧房拆除59户;劝返辍学生12人;开展三讲三评52场,参会群众1500人次;他把驻村队员分片包组,深入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35次,遍访非贫困户21次,扎实开展大寨村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他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讲授党课7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8次,精神文明活动创建1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400余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100余次;他充分发挥公安职能作用,开展扫黑除恶宣传50余场,发放、张贴扫黑除恶宣传资料3000余份;矛盾纠纷调处60余起;协调投入到大寨村资金10余万元,电脑3台,投影仪1台,打印机一台(四合一),办公用品一批,爱心物资一批,并给大寨村安装了led显示屏,帮建大寨村党员活动室、文化墙和宣传栏;他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20余场,输血、造血扶贫并举,提升了贫困户脱贫致富本领;他邀请市公安局机关第九党支部、第十四党支部到大寨村进行业务指导,并带领大寨村党务工作者到市公安局机关党委进行学习培训。他持续抓实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将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凝心聚力,实现了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的同频共振、互促双赢。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脚踏实地,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xx在市公安局驻村扶贫工作队,是有名的业务尖兵,更是工作队的大内勤,负责扶贫工作内宣外宣、总结汇报材料的撰写和宣传,负责扶贫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负责信息的接收和报送等,他有条不紊地统筹做好自己本职工作,还默默的做着很多幕后工作,圆满完成组织交予的各项工作任务。每到扶贫点,总有使不完的劲,工作中,他以傻著称,常常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扑在扶贫工作上,随处可见他忙碌的身影,驻村扶贫4年以来,他已记不清流了多少汗水,加了多少次班,吃了多少桶泡面。记不清多少次冒着高温、酷暑,狂风、暴雨,大雪、严寒,行走于贫困户之间,朋友、家人嫌他傻,他只知道脱贫攻坚工作大于天,心里的委屈只往肚子里咽。然而正是他的傻换来了同事和领导们的赞许肯定,正是他的傻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扶贫工作。他小小的肩膀上扛着的是他的小家和贫困户的大家。他经常加班加点,5+2白+黑更是成为了家常便饭。在高强度的工作下,他无法陪伴刚出生的孩子,照顾不了生病住院的老人。作为父亲,他对孩子是不称职的;作为儿子,他对父母是不合格的。但在党中央确保2020年现行贫困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的任务安排下,作为一名党员,他对得起在党旗下的宣誓,对得起自己身上的党徽,更对得起大寨村600多户贫困户。他也想回家多陪陪妻儿、照顾父母,但为了贫困群众、为了扶贫工作,他无怨无悔,殊不知,愧对家人无人晓。在小家与大家之间,在小情与大爱之间,在小他与大他之间,他都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xx以自家人的扶贫情怀、帮到心坎上的工作方法和打持久战的工作思路,为大寨村开启了精准脱贫、持续发展的致富攻坚之路,忘我精神砥砺着他一路前行,就如一粒细沙,默默地铺垫在村寨的扶贫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