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政协赴汝州市学习考察心得
编者按。政协八届十八次常委会在汝州市召开期间,与会常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视察了汝州市重点民营企业,听取了汝州市领导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介绍。会议以来,绝大多数政协常委结合汝州经验对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深刻思考,形成了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政协常委赵连山、李忠、陈琼、窦月华、霍升领、孙青、高立等,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整理成书面材料,并及时提交到政协办公室。
为进一步交流经验,激发常委参政议政热情,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特将部分常委心得体会予以印发,供领导参考和常委交流。汝州市学习考察心得
7月8日至9日,市政协八届十八次常委会在汝州召开,会议期间,我们参观了汝州市重点民营企业,听取了汝州市领导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介绍,切身感受到了汝州在发展民营经济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受到了很大启发。
汝州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辖4个镇、11个乡、5个街道,总人口95.7万。是河南省改革开放特别试点市、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市、经济管理扩权市、畜牧业发展重点市。汝州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独特,区位扼要通达,工业基础坚实,城市功能完善,投资环境宽松。
一、汝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发展环境日趋优化、发展速度迅猛提高、运行质量逐步提升、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名牌产品争创取得新突破。汝州市朱氏汝瓷有限公司等12家汝瓷企业被国家质检总局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天瑞”和“梦想”品牌被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梦想”牌饼干荣获2007年全国东西合作经贸洽谈暨农产品加工业博览会银奖;河南省梦想食品公司还荣获“河南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四知堂药酒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三佳公司和梦想食品有限公司申报的“全国驰名商标”等争创品牌活动即将批准通过。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汝州又好又快发展的主流经济,成为提升区域综合实力的主体支撑,成为扩大区域有效投入的主要来源。民营经济为汝州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汝州市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经验
(一)强力推动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汝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以项目建设推动整体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尤其是在做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建设、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上狠下功夫,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二)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汝州市在做大做强能源、建材、冶金、铸造、食品五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煤—电、煤—焦—化工、煤—电—铸钢件、煤—电—建材;煤—电—铝、煤—煤矸石—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十二个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无废化”,提高了产业附加值。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4、引导民营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应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推进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财务、成本、质量、人力资源和企业信用等管理制度,鼓励各类培训机构开展对民营企业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技术进步、信用管理等培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5、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民营企业实施名牌战略。鼓励民营企业开展科研创新,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施名牌战略,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被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河南省名牌产品的企业和国家免检的产品市政府应给予奖励。对于这类企业,政府部门还应在财税、信贷、用地等方面给予扶持。
6、加强领导,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加强对民营经济的领导,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建立和完善层层抓落实的责任制。应把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纳入到年度工作目标,明确责任,严格考核,真正使市委、市政府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把我市的民营经济做大、做强,使我市的经济结构更趋合理,进而带动全市经济的较快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