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七届三次会议提案工作报告

政协武汉市委员会十二届五次会议

提案综合分析报告

政协武汉市委员会十二届五次会议期间,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专门委员会深入贯彻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通过提案履职尽责,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现作如下分析,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提案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一)基本情况

政协武汉市委员会十二届五次会议以来,提案委员会共收到提案658件,经审查和合并,立案606件(其中,7件由18件提案合并而成),暂不立案41件。立案提案中,涉及经济建设方面的136件,占提案总数的22.44%;涉及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215件,占提案总数的35.48%;涉及科教文卫体方面的146件,占提案总数的24.09%;涉及社会法制方面的101件,占提案总数的16.67%;其他方面的提案8件,占提案总数的1.32%。

(二)主要特点

-12

高科技企业认定等政策的扶持力度,引导创新资源向民营企业集聚;培育一批民营科技创新企业,加强研发和品牌建设,跨界创新、协同创新,成为具有国内乃至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二)关于改善生态环境。这部分提案共有52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海绵城市建设。共8件,分别从加快编制建设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探索建立健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尽快出台《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严格划定城市的“蓝线”、“绿线”等开发边界,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海绵体”不受开发活动的影响,对有违反此项规定的进行严厉处罚等方面提出建议。二是垃圾的回收利用。共8件,主要从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等方面提出建议。如《关于促进武汉市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的建议》《关于扩大我市水泥窑处置生活垃圾项目产能,消纳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污染的建议》《关于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意识的建议》等。三是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共36件,主要从防治水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光污染等方面,建议我市在中心城区湖泊截污治污规划实施过程中建立“互联网+”监管机制,推进东湖、后官湖、汤逊湖、梁子湖等湖泊的水体修复和保护。同时,把小水体保护和利用纳入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严格噪声污染环保审批,将降噪纳入城市规划,加强城市噪声污染治理工作;重视城市光污染现象,将城市光污染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910

富民支柱产业,进一步做好社会扶贫工作。

(十)关于养老服务事业。这部分提案共有11件。针对目前养老政策保障不足、供需矛盾突出、服务能力欠缺等问题,《关于以老年宜居社区为抓手,促进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建议》等提案提出,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把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大力推进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继续加大涉老事业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改善创建工作社会环境,创造更加开放包容、和谐友好的良好氛围。《关于建立武汉市互联网+社区养老新模式的建议》等提案,从进行“互联网+”社区养老新模式的顶层设计,以大数据为基础,整合多种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将老人基本资料全部纳入数据库,建立由平台管理、呼叫中心、养老服务应用、app手机客户端、智能终端接入等子系统构成的养老系统平台,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关于适度分开医疗与护理保障,有机结合医疗与养老保障的建议》等提案,提出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建设,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及实施细则;建立居家养老医疗卫生签约服务模式,加强现有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标准化建设,推动二级以上医院老年病科建设,合理调整床位收费和护理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