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立言看人民政协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各参政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就国家和民族的大政方针、重要事务开展协商监督、参政议政的组织和机构。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多次提出,人民政协“应当在建言立论上有所作为。”长期以来,人民政协对我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和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提出许多真知灼见,起到其他组织和机构

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李瑞环所讲的建言立论就是古人所说的“立言”。通过立言来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是政协多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远至五十多年前国旗、国歌、国徽之议定,国庆节的提出,近至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建议,都体现了立言是人民政协参政议的主要或重要的方法和途径。

一、“立言”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中国有句古语名言叫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我国历史上,通过立言和进言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治发展进程,是我国知识分子对自己责任的认同和优良的历史传统。所谓“武死战、文死谏”,就是说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通过立言来说服最高统治者采纳自己的主张。《左传》上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古人把立言作为“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之一,所谓“一言兴邦”,可见古人何等重视立言。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人民政协的立言与古人的立言在阶级属性上有本质的区别,但我国古代许多立言的思想和做法,对我们仍旧有借鉴吸取之处。一是见之当代,启迪后世。古人的立言,不论是奏书、奏章,还是阐述为政为学为人的哲理,其目的一般是为当朝所用,好的言论流传下来,成为警名名篇,常给后人以启发。人民政协的专题调研和委员的言论,是履行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其言论主要也是提供给党和政府采纳,希望对决策产生影响。应该说,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政协和委员的意见,很多意见和建议采纳后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不论是被党和政府采纳的意见和建议,还是因实施条件不具备或人们认识等诸多因素而未被采纳的好的意见和建议,如马寅初先生的人口论等,都能作为一家之言留存下来,最终都会对社会发挥作用。二是立意高远,贴近民生。古代知识分子都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纵观古代留传下来的优秀立言,绝大多数或来源于社会、民间,或来源于朝政对国计民生的议论。实际上人民政协的立言和立论,也主要上政协委员深入实际,联系群众,紧密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所反映的社情民意。在内容上,古人立言与政协的立言有很多相似之处。三是文情并茂,辞章精美。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真正经得起历史考验、站得住脚的立言,诸如《论语》、《史记》、《资治通鉴》等,无一不是文情并茂,辞章精美。故立言的文辞要精之又精。人民政协的立言,能否发挥相应的作用,关键是要从众多的委员发言、调查报告、研究文章、提案、信息中选择出精华来,在保留文章“原汁原味”的前提下,删繁就简,去粗取精,锤炼文字,编印成册,使之既是参政议政的精编,也成为流传后世的美文。四是态度诚恳,语气委宛。古人在立言中,为了加强言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往往倾注满腔热情,或借古喻今、或借事说人、或借景抒情,字里行间所流溢出来的其情之切切,其言之灼灼至今令人难以望怀。人民政协在立言中,同样要以对国家、对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十分注意语言艺术和说理技巧,切忌居高临下,高谈阔论,发号施令,应把良好的愿望与真诚的态度统一起来,以求得立言在参政议政中的实际效果。

二、“立言”是人民政协职能的体现

人民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