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群众工作经验交流

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和态度,是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核心内涵即“人民群众主体论”。在人类历史上,是马克思主义在对历史唯心主义进行彻底批判的基础上,第一次向人们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即: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前进的真正动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抓住物质生产这一根本线索,把社会历史归结为首先是物质生产的历史,从而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和参加欧洲工人运动的现实斗争中,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观点,他们在《神圣的家族》中指出:人民群众创造了一切,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也创造了精神财富,因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人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从未有过“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理念,剥削阶级政党更是从未关注过这一真理。

二、深刻认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取得了创造性发展。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使其不断丰富完善和系统化,其核心内涵主要有: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相信人民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相一致的观点、要依靠群众又要领导群众前进的观点、干部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等等。这些观点,既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一脉相承,又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并将其进一步具体化,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和生命线。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理念。我们党自建党之初就发出了“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的铮铮誓言;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正是依靠群众路线,才能以“星星之火”燎原整个神州大地,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也正是靠坚持群众路线,我们党才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经济腾飞的“中国奇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强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我们党要立于不败之地,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绝对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绝对不能忘,党的群众路线这一传家宝和生命线绝对不能丢。

当前,我国已进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以及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着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较量的新态势,面临着广大人民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面临着利益多元化背景下价值观念多元多变的新特点。只有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认识上达成对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认同,才能够赢得改革最终成功。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第二,把汇聚改革正能量作为做好政协群众工作的着力点。引导各党派团体、全体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着力增进改革共识。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组织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邀请有关群众代表,就我市改革发展中的有关重大问题深入开展协商讨论,大力鼓励和支持他们为全面深化改革建言献策,着力凝聚改革智慧。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引导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在思想上卸掉“过期软件”,输入“升级程序”,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推动改革、开展工作。

第三,把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作为做好政协群众工作的突破点。建立政协组织密切联系群众、加强群众工作制度,健全市政协领导和机关联系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和常态化机制,切实加强与政协参加单位、各界委员和广大群众的联系,不断扩大团结联系面。酌情邀请部分群众代表列席议政性常委会议,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着力推动政协调查研究工作创新,沉入一线摸实情,贴近群众听真话,集中民智解难题。进一步完善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经常性工作制度和机制。鼓励、支持县市区政协和乡镇(街道)政协联络处建立群众工作站,积极探索创新服务基层群众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使政协工作更加接“地气”、强“气场”。

第四,把组织引导委员积极参与作为做好政协群众工作的侧重点。积极组织委员开展进社区、下乡村活动,了解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就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和提案。引导委员加强与各界群众的联系,支持委员设立群众意见热线,公开微博、微信或电子信箱,及时收集民情、反映民意。引导委员充分发挥团结群众、引导群众的积极作用,围绕各界群众思想认识困惑点、利益关系交织点和社会矛盾易发点,做好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工作。组织委员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等社会公益活动。引导委员“干在实处”讲作为,“走在前列”比贡献,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