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共青团务虚会上的发言
在全市共青团工作务虚会上的发言材料
共青团阳新县委(2010年11月22日)
各位领导、
同志们:
今天,团市委召开全市共青团工作务虚会,我认为此次会议的召开是非常重要、非常必要也是非常及时的。本次会议对于我市各级团干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群策群力共同探讨今后我市共青团事业科学发展思路,全力推进我市共青团事业科学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当前工作中的困难、原因以及我们的思考、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对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共三部分作一个发言,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第一部分当前工作中的困难、原因以及我们的思考一、当前工作中的困难
1、团的基层组织残缺不全、团干部队伍青黄不接。
由于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当代很多青年人依然是瞄准了“大城市、高收入”这一目标,即使进入基层工作,也大多是抱着“镀金”的投机心态,能够做到扎根基层的人凤毛麟角,农村基层面临着“人才荒漠化”的危险。
一是“光杆司令”现象普遍存在。班子无论完整不完整,大都是团委书记一个人在“单打独斗”,这一点在县直各团组织中尤为严重。就农村基层来看,目前我县镇(区)一级团组织基本上有人“守摊子”,但村一级团组织除了有大学生“村官”的村在“撑面子”之外,其他的村基本上是“空架子”。
二是团干部流动快造成基层工作缺乏持续性。经常是来一个年轻人,
1
干了一年半载,刚刚上手就调走了、借走了、考走了,“人一走茶就凉”的现状造成基层共青团工作缺乏长期规划、基础动摇。
三是团县委没有基层团干任命权,基层团组织工作交接、团干任命十分草率。往往是党组织书记一句话,就“任命”了一个新的所谓的团委书记,而这些任命根本就没有跟团县委沟通,更谈不上各种严格的组织考察任命程序,这部分团组织负责人大多是“被”任命,个别人本身就对团的事业没有什么热情,而且他们没有经过正式的任命,遇到工作任务就相互推诿,使我们经常陷入被动。
2、基层团组织活动难以开展、各项工作制度纸上谈兵。
一方面由于是基层青年团员流失严重,另一方面是许多年轻人的团员意识淡漠,造成了基层团组织丧失工作对象的尴尬局面,仅就团费收缴一项基本工作任务来讲就很难完成,甚至有团干自掏腰包交整个单位团费的现象。
一是开展工作、设计活动往往停留在“老一套”上,对当代的年轻人来说基本上没有吸引力,基层团组织陷入了“唱独角戏”尴尬境地。
二是团的各项工作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部分团干对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规章制度不研究、不熟悉、不了解,少数团干部缺乏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消极拖拉,往往流于形式、浮在表面,离组织要求存在一定距离。这样一些年轻干部就不能正确对待组织、对待青年、对待自己。比如在“推优入党”工作中,个别团干责任心不强,对入党对象把关不严、培养不力,损害了这项工作的严肃性。
3、基层团的工作保障难以为继、基层团干部成长面临“瓶颈”。“有钱有权是工会、有钱无权是妇联、无钱无权共青团”这句话虽然有些偏激,但也形象地描绘出了基层共青团工作步履维艰的现状。由于基层团组织工作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更没有足够的物质资源,使基层工
2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3、部分党政领导对团的工作不够重视。
部分党政领导把团的工作不当回事,轻视甚至忽视了团的作用。多数领导对团的态度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比如,根据《党章》第十章第五十条规定:“团的县级和县级以下各级委员会书记,企业事业单位的团委员会书记,是党员的,可以列席同级党的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的会议。”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是党员的团组织书记根本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09年我们和教育局联合对教育系统团组织设臵进行了改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