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扬五四 发言稿
第一篇:传扬五四发言稿传扬—“五四”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
五四青年节就要到了,在此我代表城区政府向在座各位团员青年并通过你们向全区广大团员、青年朋友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众所周知,青年联合会是党领导下的基本的人民团体之一,是以共青团为核心力量的各青年团体的联合组织,是各族各界青年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我们面临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艰巨的,回首过去,壮怀激烈,展望末来,任重道远,站在这充满希望和令人向往的新世纪的起跑线上的我们:有许多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等待着我们去创造,去奋斗。“五四”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不甘落后,奋起拼搏,才能振兴中华;“五四”的精神告诉我们:只有用自已的双手,才能建设美好的新生活。我们将在区政府和组织领导的共同带领下,以新的姿态,新的行动,为我区的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无愧于人民的贡献。过去的成就,表明了咱天心区人民不甘落后、开拓进取的胆识和气魄;已有的条件为区实现区域经济突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面对未来的发展,我们深知,内力固然重要,外力更不可缺。因此我们热忱欢迎国内外各界有识之士,光临本区,认识本区,扎根本区,发展本区。同时也希望全城区广大青年发扬“五四”精神,团结一心,奋发努力,用智慧、青春和汗水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辉煌成就,谱写城区建设与发展的新篇章。
第二篇:河源市“传扬家训(封面)
河源市“传扬家训·崇尚十德·日行一善”
活动手册
中共河源市委宣传部河源市文明办
编
(空白扉页)
2(第1页)目录
一、活动宗旨
二、活动内涵
三、活动路径
四、活动方法
五、附录:十德金句、家训选集、日常生活提示
(第2页)
一、活动宗旨–固本培源,提升文明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引自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河源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百越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赵佗南征置县后,长达2000多年的岁月里,经过不断的迁徙、交融,积淀了丰富而厚重的家训文化。目前全市350多万人口中分布有840个姓氏,相当部分姓氏都拥有自己的家训。
家训积淀了中华文化道德之精髓,凝聚客家人文精神之灵魂,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要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在河源市大多姓氏家训中都有提到。
综观河源各姓家训,可以提炼出河源家训文化核心十德。仁、义、礼、智、信、忠、孝、俭、和、廉。
这“十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精华和要义,
4是人生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伦理规范,也体现了客家人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孙抱着修其身、齐其家的美好理想。
传扬家训,崇尚十德,日行一善,是河源市文明办发起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行动,倡导市民知十德,行十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生活细节着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转化成为我们的日常习惯,成为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
5(第3-页)
二、活动内涵–崇尚十德,正心修身
仁、义、礼、智、信、忠、孝、俭、和、廉。仁。仁者爱人。
孔子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仁爱”思想,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已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在现今社会,见义勇为、救死扶伤、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等行为都是仁。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以爱人之心,推至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大自然。
义。正义公道。
义者,宜也。本义为公正合宜的言行或道理,亦为合乎正义或公益的言行道理。义是忠义、节义,是仁义、情义,是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是患难相扶、守望相助,是“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的立身周正、敢于担当。“义”,还有情谊、恩谊之宜,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挂、互相关照、互相提携。
礼。明礼重法。
礼,履也。中国是礼仪之邦。“礼”的作用,《左传》里说得明白: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是礼
6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是规矩、道德、制度、规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会交往之道,可体现为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在现代生活中,表现为现代意识和法制精神,遵守社会公德、雅言端行等。“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
智。崇智求真。
智,知也。知者、明智、智慧、机智。只有开启智慧,才能消除愚昧。智的基础是知识,其体现是机智、机敏,把握机遇,体察大势,包括理性、科学的精神,批判、反思的精神,要知行合一。智慧让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会、宇宙、现状、过去、将来,拥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
信。诚实守信。
人无信不立。信是诚实、不作假,是守诺、不食言,是担责,不推脱。“信”是立身之道、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在现代社会,“诚信”已成为一个人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构成现代社会合作和社会生活的伦理基础,具体表现为真诚守信、践诺履约等。
忠。爱国尽责。
忠,敬也,尽心。始终如一,善始善终。忠是忠心、忠诚、忠厚、忠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忠”,就是内心求善,外尽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信念,忠于职守,忠于事业,是中华民族崇高的最高最神圣的价值追求。
7孝。孝老爱亲。
“孝”,本义为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一是对活着的父母的孝,二是对已故父母或祖先的孝。孔子把“孝”放在教学首位,说“孝”是道德的根本。关心照顾父母的生活起居,珍重自己,让父母无忧、放心,立身行道,成就事业,以彰父母美名,这是孝的不同层次。各姓氏家训基本上都有“孝”的训诫。
俭。勤俭节约。
俭,约也。节俭,恭俭,不敢放侈之意。节俭,是持家之本,有利于防止腐败,可降低社会生产的成本。克勤克俭,无怠无荒。
和。中庸和谐。
和,和为贵。和睦、和气、中和、和平、和谐,和衷共济。包括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睦修的大同社会理想观;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文化观,修身正己,以德化人的教育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道德观,国家统
一、协合万邦的民族国家观。
廉。廉明公正。
廉,清也。是不谋私利,廉洁奉公,是清心寡欲、两袖清风,德行超越一般市井之人,把广大老百姓装在心中,不为眼前利益所诱,两眼不为私利蒙蔽。
8
(第页)
三、活动途径——教育实践,陶冶引导
(一)主题实践引导人
文明交通:遵守交规安全出行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往:文明服务:文明秩序:文明上网:
节俭惜福
言行得体
友善待人
规范公道
遵规守序
摒弃谣言光盘行动爱护景物诚实守信便捷高效爱护环境拒绝低俗9
(第页)
(二)传统文化陶冶人
1.传承家训文化。编印发送《客家古邑家训》;编创“古邑家训客家魂”节目,进学校、进社区、进道德讲堂巡演;打造百家家训进祠堂示范点;建设家训长廊。
2.弘扬文明谚语。编印发送《客家古邑文明谚语》;制作发布文明谚语公益广告。
3.诵读中华经典。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打造一批“明字知理”示范点。
4.过好传统节日:挖掘清明、中秋、重阳、七
一、国庆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
5.珍视文化遗产。保护修缮、开发利用、弘扬传承好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恐龙文化、自然生态文化等一批文化遗产。
10
(第页)
(三)德育平台教育人
1.道德讲堂。建设完善一批道德讲堂;每月开展一次“十德”主题宣讲活动。
2.教育基地。依托阮啸仙故居、苏区革命遗址、革命烈士陵园、博物馆、科技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广大市民、学生开展“十德”教育。
3.活动阵地。充分利用社区市民学校、家长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妇女儿童之家、职工之家、文化活动中心、老干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等阵地,对广大市民、学生开展“十德”教育。
4.学校课堂。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对学生开展“十德”教育。
11
(第页)
(四)身边好人带动人
1.推评身边好人。广泛发动干部群众推荐评选身边好人。
2.宣传身边好人。在媒体、网站设立“每周好人榜”,在机关企事业单位、镇(街道)村(社区)设立“善行义举榜”,广泛宣传“好人”的善行义举。
3.学习身边好人。开展“河源好人”巡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好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的良好氛围。
4.关爱身边好人。设立“河源好人”爱心基金,帮助困难好人,形成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
12
(第页)
(五)志愿服务提升人
1.完善平台。建设和完善好街道、社区、服务窗口等志愿服务站(点)、志愿服务网上注册和管理平台。
2.壮大队伍。巩固和扩大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党员干部、社区物业等志愿服务队伍。
3.丰富活动。开展以“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关爱自然”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逐步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
13
(第页)
(六)创建活动激励人
1.创建文明单位。围绕“组织领导好、道德风尚好、文体卫生好、民主管理好、内外环境好、业务实绩好”六项标准,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2.创建文明村镇。大力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建设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生态环保、文化活跃的美丽乡村。
3.创建文明窗口。在全市窗口行业开展以优雅形象、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优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五优窗口”创建活动。
4.创建文明社区。围绕“管理机制好、治安秩序好、服务保障好、环境整洁好、文体活动好、宣传教育好、文明风尚好”七项标准,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
5.创建文明家庭。在城镇开展“五好家庭”创建活动,在农村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评选一批“最美家庭”。
14
(第页)
四、活动方法——点滴入手,小事做起
传扬家训、崇尚十德,体认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品行修养,不是高高在上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勿以善小而不为”,从生活细节入手,将点滴善行演变成日常习惯,心存善念,日行一善,提升自我。节约一滴水、一粒米,送人一句赞美、一声问候,履行一个小小的承诺,转发一条扬善的微博,不需要刻意,只要让“善”内含于心,外化于行,便可随心而为,随手而做。
1.每天有倡议。在新闻媒体、网站、微博、微信、户外电子显示屏等每日发布一条“传扬家训•崇尚十德•日行一善”的倡议,在学校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电子显示屏、校讯通、办公内网等每日发布一条“传扬家训•崇尚十德•日行一善”的倡议。(善行倡议模板)
2.每天有行动。广大市民、学生每天按照倡议要求,从日常小事做起,日行一善,积小善为大善,养成自觉践行“十德”的良好习惯。
3.每天有收获。广大市民、学生每天对照倡议,反省自身,升华提高。
15(第页)
五、附录
仁:仁者爱人【经典金句】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仁者,谓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生心之所不能己也,非求其报也。——《韩非子》
【家训摘录】
致力仁义,兄弟不争。——侯氏家训敬宗知行恕,尊亲与仁民。——傅氏家训富以仁为贵。——徐氏家训【客家谚语】
好心好大家,歪心坏自家。人帮人,冇穷人。【生活提示】
爱自己,爱亲人,爱他人,善待自然。容许别人犯错误。
创造公平机会,增加员工归属感。
义:正义公道
【经典金句】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那么我们如何弘扬中华美德呢。
当我们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问好的时候;当我们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我们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我们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继和弘扬中华美德吗。
“美德就像一朵花,“帮助别人美丽自己,让我们每一个同学都争做美德好少年。让中华美德的大旗永远高高飘扬在世界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