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使公司各系统的安全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工作规范化,明确安全检查内容、频次和安全隐患整改的有关要求和责任,确保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安全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工作。

3、职责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员组织制定。

安全员对安全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班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据本规定实施监督管理和落实。

4、引用法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江西省安全生产条例》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江西省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

《江西省井工开采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认定办法(试行)》

5、工作程序检查人员对查出的问题由安全员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相关人员根据时间要求组织整改,整改完毕后向安全员反馈,由安全员负责验收并做好台账

6、管理内容

6.1检查内容与频次

公司安全员每天不定时对工厂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安全设施有效性,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员工的思想状况、“三违”现象等内容,对检查的不符合内容进行考核并记录。

班组兼职安全员每班对本班人员和生产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巡查,对检查的不符合内容进行考核并记录。

岗位操作人员每小时要对本岗位的设备运转情况、工艺指标、安全设施巡检一次,并做好记录。对于检查的不符合内容要及时整改,对于整改不了的要及时上报。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工厂的安全生产、设备运行、现场管理、安全基础管理等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安全检查:

春季主要检查防雷、放静电设施设备的完好状况,第三方检测有无定期开展;

夏季主要检查防洪防汛、防暑等工作开展情况:

1、成立防洪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工作职责;

2、制定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3、对防洪防汛知识进行培训教育;

4、制定值班制度,明确值班人员及其职责,加强巡视检查,发生灾情能及时上报;

5、定期对房屋建筑、仓库、设备设施等进行检查,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做好防洪防汛前的准备;

6、在汛期前,要对雨水、污水管道及其他排污管道进行排查、疏通、清障和维护,确保汛期安全;

7、定期对生产设备设施、厂区建筑等防雷接地或防静电设施进行检测;

8、对员工进行防暑降温知识宣传、教育;

9、高温作业设备的通风、降温应有效、可靠;

10、对高温作业人员,应提供合乎卫生要求的饮料和防治中暑药品

秋季主要检查防风防冻及保暖等工作:

1、检查厂区内线缆,应完好,无破损,防止大风将其吹断,或线路结冰将其坠断

2、厂区高架设备应保持稳固状态,防止因强台风或地震将其刮倒或震裂

3、检查厂区内供水管道完好情况,管道应无跑、冒、滴、漏等现象,防止温度过低,管道结冰,堵塞管道

4、检查水泵,是否加防护罩,必要的话可添加盐或碱,降低冰点

5、定期检查室内外仪器仪表,防止因仪器仪表冻结影响安全生产。室外仪表可以打隔离液保护仪表。

冬季主要检查防火、防爆、防中毒、防冻等工作:

1、组织、制度是否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到个人

2、全厂消防系统要完好,灭火器材要充足,布置要合理。有关人员能够针对不同的火情,正确的操作消防系统。

3、是否严格管理,存放场所符合要求并标识。对化学品的放置场所与使用场所的通风设施进行检查。使用过的废料要按照标准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4、各部门对设备管道、阀门及仪表伴热的保温情况进行检查,做好防冻防凝工作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工厂的安全生产、设备运行、现场管理、安全基础管理等情况节假日前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安全检查:主要检查内容为

1、厂区门卫是否严格执行出入制度;

2、

2、消防设施是否完好可靠

3、生产物资准备是否充足,是否能保障正常生产

4、应急预案是否定期组织演练、应急救援器材是否齐全完好、应急通讯器材是否完好;保证通讯24小时畅通

5、有无“三违”现象,是否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检查结果依据公司有关规定进行考核,由安全员把检查内容考核和整改措施进行通报,并保存通报记录。

安全员每年要针对冬季和夏季的生产特点组织两次季节性安全检查,并保存检查记录。夏季安全检查的内容为:防雨、防洪、防雷电、防暑降温。冬季安全检查的内容为:防火、防寒、防冻、防滑。每年专业检查不少于2次;专业检查内容包括:工艺、电气、机械设备仪表、安全设施设备、压力容器和气瓶、危险化学品、公司内机动车辆、公司房和建构筑物、防火防爆和防尘防毒等专业检查。

节前检查要求:

1、节日工作安排情况;

2、厂区环境卫生;

3、消防设施、器材;

4、应急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

5、仪表、电气的运行状况;

6、设备运行情况;

7、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情况;

8、特殊作业管理情况;

9、根据节假日的季节性特点,还应检查⑴春季应检查防雷防静电设施是否完好;⑵夏季应检查防暑、防汛等工作;⑶秋季应检查防风、防冻等工作;⑷冬季应检查防冻、保温、防火、防爆等工作

6.2安全隐患整改

安全检查查出的安全隐患要高度重视,要定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完成期限,并且要签字确认。对于没按要求和期限整改的隐患,发生的任何安全事故,由整改负责人负直接责任。

对于限期整改的安全隐患,由于客观原因确实不能按期整改完的,必须在期限前2天内将原因书面报安全员。

对于无力解决的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并上报政府有关部门。

6.3安全检查落实

对安全员下发的所有《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班组要保存完整。对于安全检查的所有问题,责任人要及时拿出落实措施,在接到安全员下发的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2天内将落实措施填写《安全检查整改落实反馈单》报安全员。

安全员要对安全隐患整改落实情况予以验收,并记录验收整改结果。

6.4相关考核

没按规定次数和规定内容组织检查的,每少一次扣相关责任人60元。

对检查的内容不按规定给予考核的,每项次扣相关责任人60元。对检查的内容不按要求进行记录的,每次扣扣相关责任人60元。以上规定的各类安全检查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制。各类检查设专用检查记录台帐,检查人员在记录上进行亲自签字。无检查记录和代签字的每出现一次分别扣扣相关责任人60元。

安全隐患未按期整改的,每处扣150元。

未按时上报《安全检查整改落实反馈单》的每次扣60元。在工作落实中有弄虚作假的,每次扣300元。

以上考核未涉及到的不符合要求的内容,每处(次)扣60-300元。

7、记录文件

《安全检查台帐》

《安全检查整改落实反馈单》《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

第二篇: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1目的

安全检查主要是为了防患于未然,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保证公司安全生产。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隐患,并及时整改,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制度。

2使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厂内所有车间及部门的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管理。

3职责与分工

3.1公司设置有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安全检查领导小组。由安全环保部、生产技术科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组织对公司的各专项检查、季节检查、节假日检查等。

3.2各车间及相关部门,负责对本单位安全隐患的日常检查并组织群众性的安全自查活动

4内容与要求

4.1日常安全检查

4.1.1生产岗位的班长和操作工,应严格执行班中的巡回检查和交接班检查

4.1.2非生产岗位的班长和操作工,应根据本岗位的特点,在工作前和工作之中进行检查。检查情况记录在交接班记录上。

4.1.3各单位、班组如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整改,确保人、财、物的安全,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隐患要上报主管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监督落实整改

4.1.4各单位要发动全体员工随时对安全隐患进行自查,并及时落实整改措施

4.2定期安全检查

4.2.1春季安全检查。以防雷、防静电、防解冻、防建筑物倒塌为重点。

4.2.2夏季安全检查。以防暑、防中毒、防汛为重点。

4.2.3秋季安全检查。以防火、防爆、安全防护设施、防冻保温为重点。

4.2.4冬季安全检查。以防火、防冻、防滑为重点。

4.2.5定期的安全检查由安全检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

4.3专项安全检查

4.3.1安全用电和防雷防静电安全检查

4.3.2安全防护装置的安全检查

4.3.3防火、防爆的安全检查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45.2安监科查出的事故隐患,对所在单位下发《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一式二份,一份交整改单位,一份存根。隐患所属单位接到《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后,要立即组织人员整改落实。对当时无法整改的隐患,所属单位负责人应当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制定相应预案,并将整改方案以书面形式报安监科和相关部门。对能整改而不整改、无故拖延整改时间和不按规定期限将《事故隐患整改通知单》和整改情况返回安监科的单位,对其处于50元罚款,因此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将追究隐患所属单位负责人责任。

5.3对在隐患排查中积极排除事故隐患,避免了事故发生的单位,对安全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采纳,收到显著效果的单位,经公司安委会研究,给予单位或个人50—500元的奖励。对因排查隐患期间为抢救员工、公司财产和处理事故中表现突出的单位或员工,根据贡献大小,给予200—2000元的奖励。

5.4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公司主管部门应及时向有关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人员和公司财产安全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