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1.目的
安全检查主要是为了防患于未然,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保证公司安全生产。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隐患,并及时整改,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制度。
2.使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厂内所有车间及部门的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管理。
3.术语
3.1“四定”
在安全检查中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做到定整改方案、定资金来源、定项目负责人、定整改期限。
3.2事故隐患
存在与生产作业场所而对人身和设备构成威胁、危害的不安全因素。
4.职责与分工
3.1公司设置安全检查小组。由生产部的个专业工程师和生产部经理组成。负责组织对公司的各专项检查、季节检查、节假日检查等。
3.2各车间及相关部门,负责对本单位安全隐患的日常检查并组织群众性的安全自查活动。
5.内容与要求5.1日常安全检查
5.1.1生产岗位的班长和操作工,应严格执行班中的巡回检查和交接班检查。
5.1.2非生产岗位的班长和操作工,应根据本岗位的特点,在工作前和工作之中进行检查。检查情况记录在交接班记录上。
5.1.3各车间、班组如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整改,确保人、财、物的安全,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隐患要上报主管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监督落实整改。
5.1.4各部门领导要发动全体员工随时对安全隐患进行自查,并及时落实整改措施。
5.1.5日常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为:
a)各种规章制度和安全注意事项执行情况;
b)生产、施工、检修、开(停)工中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c)生产和施工现场的防火管理、安全设施、消防器材及劳保用具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d)连续生产的装置及生产区巡回检查情况;e)日常安全教育和安全活动情况;
f)根据季节性特点所制定的防雷、防静电、防台风、防排水、防暑降温等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5.2定期安全检查5.2.1春季安全检查。以防雷、防静电、防解冻、防建筑物倒塌为重点。
5.2.2夏季安全检查。以防暑、防中毒、防汛为重点。
5.2.3秋季安全检查。以防火、防爆、安全防护设施、防冻保温为重点。
5.2.4冬季安全检查。以防火、防冻、防滑为重点。
5.2.5定期的安全检查由安全检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
5.3专项安全检查
5.3.1安全用电和防雷防静电安全检查。
5.3.2安全防护装置的安全检查。
5.3.3防火、防爆的安全检查。
5.3.4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检查。
5.4节假日的安全检查主要是对节日安全、保卫、消防、生产装置等进行安全检查。
5.5安全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有关部门解决。
5.6各项检查内容应包括国家生产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执行情况,人员培训教育及持证上岗情况,设备管理,各种安全设施、设备是否完善,安全标志、定置管理、劳动纪律、防火灭火以及危化品的管理、防护用品(具)的保管等情况。
5.7针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找出隐患所在及原因,制定出消除隐患的整改方案,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动态调查要做到领导重视、专业配合,使其具有超前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动态调查的内容:
a)人:思想、技术素质、组织机构、不安全行为;b)机:工艺过程的潜在危险性,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安全、消防等设施的实用性,不安全状态;
c)管理:规章制度、管理缺陷、事故、故障规律等;d)环境:不安全的环境条件和空间。
6.安全检查与事故隐患整改的要求
6.1各专项检查、季节检查、节假日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开据《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并在规定的整改期限后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车间进行的各项安全自查,检查处的问题应逐项记入于《安全检查台帐》上。
6.2凡在检查中查出的各类隐患,无故未及时整改的,由hse工程师按《安全奖惩制度》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领导审批后实施。
6.3对事故隐患存在部门,不能解决的问题由部门专题报告,提交公司研究解决。对一时不能整改的事故隐患,有关部门要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加强监护。
6.4凡在检查中查出的问题,在《综合管理考核办法》考核范围内的,按该办法考核。
6.5已竣工的隐患治理项目经试运转基本正常后的2个月内,由工程部门组织相关专业的工程师,按事故隐患管理权限进行考核验收。工程部提出竣工验收报告,填写竣工验收表,连同补助项目的财务结算各一式二份上报公司。
6.6对于公司下发的“隐患整改通知书”的隐患整改项目要按要求整改,整改完毕后,要向生产部汇报整改情况,以便消项。
6.7项目验收合格后,应由生产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组织操作人员学习,转入正常使用维护管理。
第二篇: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1目的
安全检查主要是为了防患于未然,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保证公司安全生产。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隐患,并及时整改,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制度。
2使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厂内所有车间及部门的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管理。
3职责与分工
3.1公司设置有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安全检查领导小组。由安全环保部、生产技术科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组织对公司的各专项检查、季节检查、节假日检查等。
3.2各车间及相关部门,负责对本单位安全隐患的日常检查并组织群众性的安全自查活动。
4内容与要求
4.1日常安全检查
4.1.1生产岗位的班长和操作工,应严格执行班中的巡回检查和交接班检查。
4.1.2非生产岗位的班长和操作工,应根据本岗位的特点,在工作前和工作之中进行检查。检查情况记录在交接班记录上。
4.1.3各单位、班组如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整改,确保人、财、物的安全,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隐患要上报主管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监督落实整改。
4.1.4各单位要发动全体员工随时对安全隐患进行自查,并及时落实整改措施。
4.2定期安全检查
4.2.1春季安全检查。以防雷、防静电、防解冻、防建筑物倒塌为重点。
4.2.2夏季安全检查。以防暑、防中毒、防汛为重点。
4.2.3秋季安全检查。以防火、防爆、安全防护设施、防冻保温为重点。
4.2.4冬季安全检查。以防火、防冻、防滑为重点。
4.2.5定期的安全检查由安全检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
4.3专项安全检查
4.3.1安全用电和防雷防静电安全检查。
4.3.2安全防护装置的安全检查。
4.3.3防火、防爆的安全检查。
4.3.4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检查。
4.4节假日的安全检查主要是对节日安全、保卫、消防、生产装置等进行安全检查。
4.5安全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有关部门解决。
4.6各项检查内容应包括国家生产法律法规、厂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执行情况,人员培训教育及持证上岗情况,设备管理,各种安全设施、设备是否完善,安全标志、定置管理、劳动纪律、防火灭火以及危化品的管理、防护用品(具)的保管等情况。
4.7各专项检查、季节检查、节假日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开据《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并在规定的整改期限后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车间及其它部门进行的各项安全自查,检查记录于《体系运行检查记录表》上,并将处理意见方法上报相关部门领导。
4.8凡在检查中查出的各类隐患,无故未及时整改的,由安全负责人按《安全奖惩制度》提出处理意见报主要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4.9对事故隐患存在部门,不能解决的问题由部门专题报告,提交安全生产委员会研究解决。
4.10凡在检查中查出的问题,在《综合管理考核办法》考核范围内的,按该办法考核。
5相关制度
《安全奖惩制度》
《综合管理考核办法》
6相关记录
《交接班记录》
《车间、部门上报隐患台帐》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45.2安监科查出的事故隐患,对所在单位下发《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一式二份,一份交整改单位,一份存根。隐患所属单位接到《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后,要立即组织人员整改落实。对当时无法整改的隐患,所属单位负责人应当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制定相应预案,并将整改方案以书面形式报安监科和相关部门。对能整改而不整改、无故拖延整改时间和不按规定期限将《事故隐患整改通知单》和整改情况返回安监科的单位,对其处于50元罚款,因此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将追究隐患所属单位负责人责任。
5.3对在隐患排查中积极排除事故隐患,避免了事故发生的单位,对安全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采纳,收到显著效果的单位,经公司安委会研究,给予单位或个人50—500元的奖励。对因排查隐患期间为抢救员工、公司财产和处理事故中表现突出的单位或员工,根据贡献大小,给予200—2000元的奖励。
5.4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公司主管部门应及时向有关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人员和公司财产安全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