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职业危害防治情况,消除职业危害因素,确保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通过职业危害检查及时发现职业危害隐患,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危害检查方式

1、职业危害检查应贯彻负责人检查与职工检查相结合的原则检查包括日常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检查、职工自查、综合检查、专业检查。

2、日常检查每日进行,季节性检查每季度首月进行检查,节假日前后检查是在节假日前一天及到厂后第一天上午进行检查,专业检查在每年6月份进行

二、职业危害检查的内容

1、查思想。查对职业危害防治的认识是否正确,查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心是否强,查对忽视职业危害防治的思想和行为是否敢于斗争。

2、查制度。查职业危害防治的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情况,查职业危害防治的制度的执行情况,有没有违反职业危害防治制度的现象。

3、查现场环境。查生产现场作业环境是否达标,是否违反相关政策、法规、规定、制度。

4、查职业危害标志。查生产场所是否有职业危害标志,标志是否齐全,位置是否合适,是否存在破损,模糊不清等现象。

5、查职业危害设施。查职业危害防治设施是否齐全,是否能够正常运行,附件是否齐全。

6、查隐患整改。查工艺、电气、设备、仪表是否合理,防患措施是否到位,隐患是否及时整改。

-1

第二篇:职业危害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职业危害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

1.目的

为了规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和警示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维护劳动者权利,加强职业病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及其他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

3、组织管理

3.1职业危害检查和隐患整改实行“分级监管,各负其责”的原则

3.2职业危害检查和隐患整改工作在职业健康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由安全员负责组织实施并制定相应的职业危害检查管理和隐患整改措施

3.3职业健康管理委员会研究审查隐患整改的治理,督促落实消除重大隐患措施,保证整改资金到位

3.3安全员负责职业健康防护装置、设施、器材和劳动防护用品检查并负责隐患整改的检查汇总和复查工作

4、隐患检查4.1检查时间

4.1.1安全员每季度进行一次职业危害检查

4.1.2班组每天进行一次职业危害检查

4.2检查人员

4.2.1公司隐患检查由总经理、安全员组成

4.2.2部门隐患检查由部门负责人、安全员组成

4.2.3班组隐患检查由班长及兼职安全员组成

4.2.4各岗位隐患检查由本岗位操作人员组成

4.3检查内容

各公司、部门、班组职业危害检查工作的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是否制定年度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个体防护用品发放及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设施和使用;作业人员是否进行了上岗前、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查看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的维护、保养和检查记录,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记录;有害作业岗位是否采取了有效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作业现场生产有害于无害是否分开;内部通风、除尘设施是否好用;应急处理设施洗眼器、应急防范装备、医疗药箱是否好用;是否按照规定发放和正确使用拉防护用品;抽查作业人员是否知道有关职业健康防护知识等情况。

4.4隐患整改

4.4.1一般隐患,由整改负责人立即整改,一般不超过三天

4.4.2较大隐患,确认后下达整改通知单,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内容、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并按时完成

4.4.3重大隐患,隐患单位负责上报到总公司安全管理部和相关单位,经职业健康管理委员会确认后,制定可行性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间,并按时完成整改

4.4.4隐患整改单位建立整改档案,安全管理部根据整改时限并进行复查

5、考核

本制度由安全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安全标准化。

第三篇:职业危害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整改计划)职业危害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职业危害防治情况,消除职业危害因素,确保广大职工的身命健康,通过职业危害检查及时发现职业危害隐患,并对查出的隐患逐项分析研究,边检查、边整改,随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危害检查的任务与要求

1.1职业危害的基本任务是:发现和查明职业危害隐患,督促整改,确保广大职工身心健康

1.2职业危害检查要求是。必须有具体计划、明确的目的、要求、内容,做到边检查、边整改,并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二、职业危害检查方式

2.1职业危害检查应贯彻领导检查与职工检查相结合的原则,检查包括日常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检查、职工自查、综合检查、专业检查

2.2日常检查每日进行;季节性检查每季度首月进行检查;节假日前后检查是在节假日前一天,及到厂后第一天上午进行检查,专业检查在每年6月份进行

三、职业危害检查的内容

3.1查思想。查对职业危害防治的认识是否正确;查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心是否强;查对忽视职业危害防治的思想和行为是否敢于斗争。

3.2查制度:查职业危害防治的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情况,查职业

危害防治的制度的执行情况,有没有违反职业危害防治制度的现象。

3.3查现场环境。查生产现场作业环境是否达标,是否违反相关政策,法规、规定、制度。

3.4查职业危害标志。查生产场所是否有职业危害标志,标志是否齐全,位置是否合适,是否存在破损,模糊不清等现象。

3.5查职业危害设施。查职业危害防治设施是否齐全,是否能够正常运行,附件是否齐全。

3.6查隐患整改。查工艺、电气、设备、仪表是否合理,防患措施是否到位,隐患是否及时整改。

四、检查记录

4.1职业危害检查应有相关记录,建立台账

4.2职业危害管理台帐应记录齐全,内容详细,时间有连贯性,无遗漏

4.3相关记录保存完好,每年进行一次整理并进行存档

五、隐患的查处整改

5.1检查人员,对查出的隐患都要逐项分析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按“三定”(定措施、定负责人、定完成时间),“三不推”(班组能解决的不准推诿到车间,车间能解决的不准推诿到厂部,厂部能解决的不准推诿到公司)的原则按期完成整改任务。车间自行查出的隐患,并能及时整改的要给予鼓励表扬,突出的还给予奖励,提倡人人动脑动手查处隐患。车间内部不能解决且需要有关科室协助方能解决消除的隐患,车间要及时书面申报有关部门。厂部不能解决的问题,

上报公司及相关部门,在问题未解决期间,作好防患措施。

5.2职业危害防治人员要严格履行职责,经常深入车间进行监督检查。查出的隐患,应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隐患通知书”的内容要详实,清晰,有时间,有措施,有负责人,有完成情况。隐患所在部门负责人签收后按期实施整改。在下过完成期限三天内,职业危害防治人员要对隐患完成情况时行复查,复查中对有意推诿敷衍了事,不主动消除隐患的车间或个人,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严重者要进行处罚。

5.3隐患在消除以前,车间要做好临时防范措施例如。悬挂警示牌、围栏、暂停使用等,采取措施要通知有关人员要有记录。对因物质和技术原因暂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隐患,必须采取有效的应急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

第四篇:职业病危害日常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职业病危害日常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职业危害防治情况,消除职业危害因素,确保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通过职业危害检查及时发现职业危害隐患,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病危害检查方式

1、职业危害检查应贯彻负责人检查与职工检查相结合的原则,检查包括日常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检查、职工自查、综合检查、专业检查

2、日常检查每日进行;季节性检查每季度首月进行检查;节假日前后检查是在节假日前一天,及到单位后第一天上午进行检查,专业检查在每年6月份进行

二、职业危害检查的内容

1、查制度。查职业危害防治的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情况,查职业危害防治的制度的执行情况,有没有违反职业危害防治制度的现象。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5.3.5任何部门和单位都不得拖延隐患整改计划,否则,由于整改不及时导致事故的发生要追究所属单位和部门的责任。一般隐患由班组自行处理,需其他班组协助的,由车间安排解决。

6.附则

本规定由安全管理部门编制、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