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年基本状况及青年工作对策的研究
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留守未成年人现象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日益呈现扩大趋势,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留守未成年人主要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经商或是学习,而将孩子留在家乡上学,留守时间不低于半年,并由一方家长、亲戚或是其他人监护、教育,年龄在18岁以下的孩子。留守未成年人由于家庭关爱和监管的缺失,他们的行为、学习、心理等方面极易产生一些偏差,甚至在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中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近几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镇有一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镇里许多未成年人的家长外出工作,致使我镇出现了大批的留守未成年人。为了了解留守未成年人现状,尤其是心理健康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形成的原因,寻求解决的途径,笔者以郭巨中学为例,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对我镇留守未成年人进行了局部范围的调查。
一、留守未成年人的基本情况
郭巨中学是一所农村山区学校,全校共有学生390名,其中因为父母外出打工、经商等原因造成的留守未成年人128名,占到了学生总数的32.82%,其中女生63人,男生65人。初
三、初
二、初一留守未成年人的百分比逐渐递增(初三:
30.76%;初二:
32.2%;初一:
34.96%),可见我校留守未成年人在数量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有加快趋势。笔者通过对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等各个层面的了解,发现有较大比例的留守未成年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纪、成绩差、人际差、自卑等问题,影响留守未成年人自身的发展和学校的管理。根据笔者的调查,郭巨中学留守未成年人的监护类型包括单亲监护、祖辈监护、亲朋监护和自我监护,其中由单亲监护的学生48名,占留守未成年人总数的37.5%;由祖辈监护的学生76名,占到了留守未成年人总数的59.38%;由亲朋监护的学生3名,占到了留守未成年人总数的2.34%;还有1名学生则处于自我监护状态。从以上数据可知,约近62%的留守未成年人由祖辈或亲朋代为监护,而祖辈和亲朋监护人往往不明确自己的监管职责,对“留守未成年人”的监管仅停留在生活的照料上,只能满足学生的物质生活需求,对学生学习、心理等其他方面的关注极少;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留守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现状
1、心理问题较为突出
在一份针对郭巨中学全体128名留守未成年人的调查问卷中,有45%的留守未成年人认为父母外出工作后自己很孤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期的初中留守未成年人因为生活中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比其他孩子更渴望亲情和关心。但是由于长期不能和父母在一起,他们中的一些人对父母的感情逐渐淡化,41.4%的“留守未成年人”对父母是否继续在外工
作漠不关心,
25.8%的人甚至希望父母继续在外工作不要回家。由于他们大部分是祖辈监护,和祖辈之间缺少共同语言和共同的兴趣爱好,导致一些留守未成年人性格内向、孤僻,调查结果显示他们中有38%的人认为自己性格内向,47.7%的人下课后只会一个人待着,不和同学一起玩。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工作,致使一部分留守未成年人认为自己会被歧视、不如别人、感觉自己被父母遗弃,导致他们自卑、冷漠、不相信别人也不愿意帮助别人,18%的留守未成年人认为自己不如别人,30%的留守未成年人不相信身边的人,7%的留守未成年人不愿意帮助别人,34%的留守未成年人有心事时不愿向别人倾诉而选择写日记或憋在心里。可见,亲子关系缺失对留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人格发育带来了严重后果,也产生了许多矛盾与冲突。
2、自控能力相对较差
家长外出,监护人对留守未成年人管理不到位,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只要不犯大错,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孩子的生活、学习无人督促,造成行为偏差。调查中发现,许多留守未成年人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调查中78%的教师认为留守未成年人自律性较差,82%的留守未成年人反映无人督促学习,负面行为的发生率远远高于非留守未成年人。
3、价值观念出现偏差
父母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自然会产生内疚感,便会在金钱上进行补偿,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却很少,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和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已产生了厌学情绪,认为读书无用,自己父母也没读什么书,同样挣钱,在学习中往往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成绩持续下降。郭巨中学128个留守未成年人,有64%的学生在父母外出后出现成绩下降的情况。笔者随机将在校就读的60名留守儿童,与60名非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留守未成年人60人中,想学习的占34.3%,成绩好的占29.3%;而非留守未成年人中,想学习的占60.7%,成绩好的占59.4%。
三、留守未成年人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与父母的长期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其他抚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还有一部分是其他的亲戚。监护人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巨大落差。外出家长忙于挣钱,没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教育,监护人由于年龄、文化、
身体和精力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从而给孩子的人格发展、社会化和心理发展等方面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2、学校教育存在缺陷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社会方面
1、增强关注力度。要充分利用广播、短信、宣传栏等乡村社区各类阵地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聚焦留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充分意识到留守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性,集齐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解决此问题。鼓励和倡导各种社会爱心活动,加强社会各方与留守未成年人的互动。相关部门应倡导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监督系统,发扬传统的邻里互助精神,切实为留守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近距离”的友爱生活环境。
2、优化生活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等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安定,为留守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可通过邀请人民法院等部门的人为留守未成年人进行法制讲座等,加强对留守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和法制观念建设,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团委等主要相关部门可将志愿服务留守未成年人的志愿者召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服务组织,定期服务留守未成年人,如作业辅导、交流谈心、集体游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