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80后”这个词由少年作家**提出,本来是文坛对1980~19**出生的年轻作家的称呼,后被各个领域借用,指代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从1980年~19**的10年中,中国约有2.04亿人出生。即使排除中途”夭折”的,”80后”也有2亿人左右。面对如此庞大的青年群体,可以说把这部份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全社会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就做好了。如何进一步加强”80后”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而要做好”80后”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必须对他们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80后”青年的特点
在20世纪最后二十年的中国社会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新人,具有以往任何一代中国人都不曾有过的成长经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洪流,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以及全球化、信息化浪潮,构成了这代人成长与发展的社会大背景。
他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日趋丰富的时代,消费对他们来说已不仅是生存需求,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需求。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一代人,更多地关心自我,习惯于从家庭与社会中获得些什么,追求时尚、享受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十分自然的,出现”月光族”、”大学生负翁”、”物质女孩”也就毫不奇怪。他们从不讳言对财富的向往,但他们更注重自我的实现,”成功人士”成为他们的人生榜样。
他们成长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网络改变了他们的观念、思维和表达方式,也给他们搭建了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平台。但各种不良信息、垃圾信息也会对新一代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过分沉溺于虚拟世界,也会使他们养成”游戏人生”的生活态度。
他们成长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在这代人身上,市场意识已成为他们的自觉意识,竞争则成了一种习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正逐渐取代着理想主义。他们也像所有的青年一样编织梦想,然而在商业社会的浮躁和压力中,他们不再以狂热的激情指点江山,不再对社会保持对抗的姿态,他们更愿意以参与者的身份投身社会,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他们生活在思想解放和文化多元的社会,开放、多元的社会给个人提供了多样选择的机会,也给这代新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他们不再被陈规陋俗所束缚,不再被阉割了的教条所禁锢。多样化带来了冲突,也带来了丰富多彩与宽容精神,这正是一个民主社会的支柱。
针对”80后”青年的这些成长经历和特点,使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工作更加艰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好”80后”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全社会共同关注,营造和谐环境。
面对关于”80后”的种种批评,”80年代生人”纷纷回应,有抗议,有争辩,也有反思,但更多的是希望得到社会的理解与信任,并表达了担起社会重任的决心与自信。未来属于青年,这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改变的;寄希望于青年,更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青春需要引导,需要关怀,更需要理解与信任。社会应该给予这代人更多的关心和尊重,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爱所恨,理解他们的快乐、痛苦、孤独与困惑。面对青春的成长,与其”说三道四”、”横加指责”,不如帮助他们认清自身的使命与责任,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通过积极的反思,帮助他们找准人生之路,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三、增强实效性,创新”80后”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一)树立做好”80后”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观念。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做好”80后”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意解决广大青年的实际问题,从青年最关心的事情入手,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为青年办好事办实事之中。要服务于青年的基本生活需求,在积极为维护青年的正当权益的同时,尤其要对确有生活实际困难的青年职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大兴服务青年生活之风,于情感角度入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情味;要服务于青年的精神文化需求,青年职工的文化品位越来越高,精神需求呈现多样化,这就要求团组织着力提高文化建设的档次,贴近青年需求,突出精品创意,紧跟时代步伐,在思想性、系统性、连续性和不同层面上做文章,以提高文化生活的整体水平;要服务于青年成才需求,要坚持加大”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推荐优秀青年人才上重要岗位”等工作的力度,真正为更多的青年成才提供动力和保障。
通过服务青年,提高团组织在青年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不但将思想政治工作寓于服务之中,而且提高了青年对团组织的信服程度;要围绕青年成长成才,积极开展技术比武、导师带徒、创新创效等活动;要针对青少年弱势群体,开展志愿服务结对、爱心助学、就业培训、权益维护等工作;要充分发挥共青团作为党和青年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了解和掌握青年思想动态,反映青年呼声和愿望,真正做到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
总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80后”青年思想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我们要认真分析研究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努力创新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