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按照市委坚持标本兼治持续深化以案促改工作部署要求,近期,我深入系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x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文件精神,紧密联系……严重违纪违法案例,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坚持把思想政治上的警觉摆进去、把自身存在的问题摆进去、把应该承担的责任摆进去,深入剖析、深层反思、深刻对照、举一反三,真正引起高度警醒、警觉、警戒,在思想上受到警示、行动上引以为戒,形成了如下剖析材料: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一)在“是否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腐败和不正之风交织等‘四风’顽疾问题”方面。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能够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存在上述“四风”顽疾问题,但通过查摆仍然存在不足。一是防治腐败的体制机制上还存在薄弱环节。对健全完善权力制约机制抓得还不够严,权力监督的长效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违规违纪和腐败问题在个别部门和岗位仍有发生。同时在推进以案促改工作过程中,还存在典型案件曝光少,震慑警示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二是推动党内监督的措施不够有效。对党内监督认识还不够深,纪律、监察、派驻、巡察监督“四个全覆盖”之间衔接贯通、协同配合不到位,对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仍存在一定漏洞。比如,个别镇(街道)纪(工)委执纪监督力量薄弱、人员分散等现象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督执纪成效。日常监督的形式大于内容,办法不多、方式不新。特别是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朋友圈”“生活圈”监督有盲区、管理不够严。比如,虽然平时经常开会严格要求,但个别同志在日常小事和生活细节上仍存在“小节无害”的思想,思想上存在侥幸心理,八小时以内自我要求严格,八小时以外要求相对放松。三是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不够彻底。对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认识有偏差,口头上说减负,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老经验老做法仍占据上风。比如,有时候仍习惯于依靠会议文件落实推动工作,督查考核工作不经意间还有“痕迹管理”的倾向。
(二)在“是否存在政商关系亲而不清,为他人在公司经营、工程承揽、协调资金拨付等方面提供帮助并收受他人财物等问题”方面。在与企业交往过程中,不存在上述亲而不清,为他人提供帮助并收受财物等问题,但在优化服务、提升效率、亲商作为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服务质量还有待提升,能够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派驻企业联络员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但政策的精准性和针对性不强,没有完全达到“一企一策”的要求。另外,虽然在市场准入和行政审批上作了一些改革,优化了服务,提升了效率,但与其他先进地区完善服务系统,形成“政策推送”到“在线办理”再到“不来即享”的服务闭环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工作统筹还不够合理,在安排部署时,对工作的统筹还不够。如在对企业安全、环保、党建等工作进行常规检查时,没有做到统一调动部署,相关职能单位、部门缺乏沟通联络和信息共享,致使存在多头检查和重复检查,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一定负担。三是作风转变还不够彻底,能够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推动干部转变作风,提升服务质量,但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到位的地方,如部分干部一定程度上存在“清而不亲”的现象,或因能力不足,碰上复杂棘手的企业难题没思路、没办法;或因“爱惜羽毛”,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怕跟企业家交往,这些问题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抓作风转变不到位,对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认识不足,应对不足。
(三)在“是否存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有关规定在干部选拔任用、干部考核、职务晋升工作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他人财物等问题”方面。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不存在上述问题,能够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按照“凡提五必”“三个不上会”“两个不得”“五个不准”等要求,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坚持将从严要求贯穿始终,严格执行干部动议、推荐、考察、讨论决定等要求,坚持做到一个环节不少、一个标准不降,始终把选人用人的指挥棒聚焦在基层一线、急难险重岗位和中心工作主战场,突出实干、实绩导向,着力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但通过深刻查摆剖析,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干部考察机制不够健全。主动探索完善干部考察机制不够,在干部考察中还存在方法单一、内容量化不够、考察时间紧、干部考察队伍不够专业化等问题,造成干部考核存在不深不透问题,导致干部调整中出现了个别干部人岗不相适的问题。比如,在干部推荐考核中,谈成绩的多,谈不足的少,还存在有“好人主义”倾向。二是主动关心关爱干部不够。虽然制定了经常性谈心谈话制度,但执行力度还不够。在日常的谈心谈话中,与党员领导干部谈得多、与普通党员谈得少,谈具体工作的多、关心同志生活的少,催工作进度的多、教具体方法的少。有时批评下属不讲方式、不分场合,在召开不同形式的会议上,多数时候都有批评人的现象。三是能上能下的导向作用发挥不够。制定的容错纠错、能上能下等制度存在与基层实际结合不紧密、操作难等问题,特别是对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缺少有效措施,干部“下”的渠道不够畅通,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导向作用还不到位。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深刻剖析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二)持之以恒严明政治纪律,狠抓党性修养。坚持把党性修养放在主观改造的突出位置,坚持上好党性锻炼这门人生的必修课,自觉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之以恒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党员树牢党章党规观念,增强党员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对党忠诚老实,始终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以党性要求修身立德、正言端行。坚决纠正执行纪律宽松软的问题,以纪律为利器坚决杜绝执行上级决策部署时等待观望、敷衍塞责、阳奉阴违、推诿扯皮等恶习。坚决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强化规矩意识,坚持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绝不越级越权,自行其是、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始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持之以恒加强队伍建设,锤炼过硬作风。带头整治“庸懒散浮拖”等问题,切实增强攻坚克难的精神、抓落实的力度、破难题的勇气,切实把抓落实作为履职尽责的本分、把重实干作为成就事业的基础、把办实事作为造福于群众的追求、把求实效作为一切工作的目标,努力形成精神更加振奋、作风更加清新、工作更加务实的良好形象。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抓好培育、选拔、任用关键环节,细化完善领导干部日常考察考核方式,全方位掌握干部思想工作等情况,动态跟踪管理优秀干部人才,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导向,切实配强班子、建好队伍。严格按照“三个区分开来”,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持之以恒开展以案促改,防止问题反弹。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把“以案促改”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抓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紧盯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资金拨付等重点领域和环节,通过“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等方式,增强警示教育的直观感和冲击力,真正达到惩处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同时,紧盯问题暴露出的制度漏洞,总结以案促改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建立完善相关制度,着力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探索创新、实现突破,把日常监督实实在在做起来、做到位,形成监督与接受监督的浓厚氛围和良好习惯,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巩固好以案促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