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机制建设交流
把思想教育和实践磨炼结合起来,加强党员干部作风修养。一个人的思想信念,决定着他的行为取向,只有真正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才能使党员干部内心有信念、奋斗有方向、行为有归依。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身处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各种各样的利益和诱惑,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作支撑,就很可能迷失方向和自我,导致行为失范、作风败坏。所以,要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实践磨炼过程中,注重作风修养。在这方面,我们常德市委着重抓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普遍的理论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强化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发挥党校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三年来,全市共系统培训党员干部10.6万人,培训县处级干部1300多人。我们始终把党性教育、政治品德教育作为重点,强化理论学习考核,确保理论教育效果。今年初市委集中组织全市科以上实职干部进行理论考试,对63名考试不及格的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走向深入,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党员干部按科学发展观想问题、办事情的自觉性大大增强,为改进作风、提高执政能力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强化党内生活锻炼。坚持把民主生活会作为提高干部政治素养、培养党性意识的重要手段,加强对基层党组织民主生活会的督导,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积极的思想斗争,减少党内消极现象。坚持党课制度,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作示范,促进了广大党员党性意识的增强。三是强化基层实践磨炼。扎实开展“围绕‘三最’搞调研”活动,让党员干部深入了解群众的疾苦,激发对群众的同情之心;了解群众的可亲可敬,激发对群众的关爱之情;了解群众的所想所愿,激发为民办实事的工作热情。把基层和工作一线作为锻炼培养干部的大熔炉,常德市去年以来选派近400名后备干部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较多的地方及岗位经受锻炼和考验,在加强基层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实践中磨练了意志,坚定了信念,改进了作风。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正确的利益导向。追求正当利益、实现个人价值是每个人的内在需求。要形成良好的干部作风,必须以人为本,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让作风好的干部能及时得到来自上级的肯定评价,同等条件下优先得到选拔重用;让作风不好的干部能及时得到教育和提醒,直至组织处理,绝不能让他们得到提拔重用。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凭实绩论干部,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坚持提拔、重用干部向扎根基层、老实干事的同志倾斜,向勤政为民、务实清廉的同志倾斜。要真正重视、真心帮助、真诚信任基层党员干部,帮助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尽可能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一心一意地为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