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建设经验交流
近年来,**县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重要内容,以“大宣教”格局为依托,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拓宽廉政教育领域,创新廉政教育形式,造浓廉政文化氛围,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一个较好的环境。
一、领导重视,齐抓共管,为廉政文化提供舞台
廉政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力量,为反腐倡廉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对党风廉政建设作用巨大。基于这样的认识,**县委、县政府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源头治腐的基础工程纳入重要日程,明确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负总责,纪委组织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成立了**县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协调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戈保根任组长,小组成员由县纪委、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文广局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县纪委宣教室。协调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协调会议,通报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情况,研究安排党风廉政建设宣教工作,听取联席单位有关部门协调会议制度落实情况汇报,协调解决其他有关问题。
党政领导的重视,纪委的组织协调,在全县形成了各部门同台“唱戏”,优势互补,各展所长的局面。县纪委为便于党员干部结合工作实践学习、使用、监督,促使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20**年在原编辑的《党纪条规手册》的基础上,又收集了一些常用的党纪、政纪条规和有关政策文件汇编成《纪检监察业务法规政策选编》,在全县党员领导干部中内部发行,供副科级以上干部和纪检监察干部学习、使用,该书现已成为党员干部学习的主要书籍之一。县委宣传部把《两个条例》、《实施纲要》等党纪条规纳入各单位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采取例会、调度会等形式定期听取各单位工作汇报。县委组织部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县委党校指定专门老师研究反腐倡廉工作并到各单位上党风廉政课。县有线电视台开设《廉政广角》电视专栏,每月制作一期,着重报道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上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表彰勤廉兼优先进典型,开展警示教育,对干扰、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党和政府形象的人和事进行曝光。
二、形式各样,寓教于乐,为廉政文化增添活力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拓宽领域,立足长远,为廉政文化夯实基础
廉政文化教育作用不可能立竿见影,拓展教育领域,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崇廉、重廉、敬廉的社会风气是我县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我县在拓宽教育领域上,一是将廉政教育延伸到家庭。在全县开展崇尚清正廉洁新风,争当廉洁文明家庭活动。分期分批举办全县科级干部配偶培训班,编印“争做廉内助”活动辅导材料,学习党纪条规,观看《廉内助与贪内助》等警示电教片。签订领导干部家属廉洁承诺书,围绕“把好自家门,看好自家人”主题进行座谈讨论,充分发挥家庭“纪委书记”的作用。二是将廉政教育延伸到“八小时之外”。制定了《全县科级干部“八小时之外”行为规范》和《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五条禁令》,明确规定了领导干部在娱乐休闲、家庭生活、交朋结友等方面必须遵守和严厉禁止的行为,聘请监察员及与重点公共娱乐企业主建立联络等方式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对八小时之外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组织扯袖子、敲警钟、诫勉谈话等。县委还作出了《关于调整不胜任现职科级干部暂行办法》,对“八小时之外”行为测评不满意率高于20%的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将廉政教育延伸到农村、社区。在农村社区建立廉政教育宣传专栏,开展送廉政节目下乡活动,全面推行村有乡管及村务公开。同时在各村、社区建立由干部及部分党员、群众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负责每季度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一次清理和公开,既管好了干部,树立了廉洁形象,又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我县立足于建设有**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结合实际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意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廉政文化活动的领导体制和长效运行机制,明确提出了整合廉政文化资源,拓宽教育渠道,构建单位教育、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于一体的教育平台,这必将有效地推进我县廉政文化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