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前进中的*盟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盟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自2002年3月份机构分设,7月份正式开展工作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盟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以及“三优”文明窗口工作标准严格要求,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能和作用,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为促进锡市地区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一些经验与大家共同交流,以便取长补短,促进我盟劳动保障监察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基本情况
大队编制为8人,为加强队伍建设,我局通过考试录用,公开选拔了2人充实到大队;现大队实有7人,全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中共党员4人。队长、副队长各1名,设综合内勤、案件受理、市场监察三部分,分别由专人负责。
二、自身建设情况
(一)装备了相应的办案工具。经过多方努力,购置了一辆劳动保障监察专用车,三辆摩托车和微机等,极大地方便了工作的开展。
(二)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在对**地区各类用工单位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台帐记录,将各用工单位基本情况和劳动力市场基础性数据输入微机,实行分类管理。
(三)完善工作制度。在编制《*盟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制度汇编》的基础上,结合新修订的劳动保障监察法律文书和档案文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文书档案管理,做到档案完整、规范,存放有序。
(四)加强学习。以每周集中学习两次为主,业余自学为辅,积极开展读书读报活动,建立起浓郁的学习氛围,进一步增进全体监察员对业务法律法规和对劳动保障整体工作的全面了解,提高监察员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
(五)加强宣传。采取边监察边宣传的方式,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方式进行宣传。截至目前,作行风热线广播2次,电视台报道7次,盟级以上报纸刊登宣传文章5篇,盟级报纸刊登宣传文章18次,系统内部发送简报28期。
由于工作突出,盟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被评为局机关2002、2003年度先进集体。为了有效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树立全心全意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服务的良好形象,我们一直以“优质服务、优良作风、优美环境”文明窗口的工作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在全盟劳动保障监察系统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目前已经自治区申报部级”三优”文明窗口单位。
三、工作开展情况
在积极做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完善工作制度,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分片包干负责制的基础上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严把劳动用工年检关,从源头上杜绝侵权行为.劳动保障年检工作是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基础,通过对用人单位用工情况的审验,可以从源头上减少违法违规行为。2002年度年检任务为160户,实际完成220户,完成任务的138%;2003年度又自我加压,将劳动保障年检任务确定在250户,实际完成251户。在劳动保障年检工作中,将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技术岗位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参加社会保险等作为年检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把好关口,对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用人单位下发指令书,限期改正,对拒不整改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依据有关法规给予经济处罚。
在认真做好年检工作的基础上,为摸清**地区用人单位底数,做好基础性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减少工作的盲目性,2002年底2003年初在**地区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各类用人单位普查工作,并结合劳动保障年检、专项监察、日常巡视检查、举报案件专查所发现的问题,对各类用人单位进行了分类排查,实行了abcd分类管理,并制定了具体考核标准,建立考核制度,对各类用人单位实施了动态管理。这样就将有限的监察力量用在了“刀刃上”,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二)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全程监管,确保施工企业及时足额发放工资。为有效解决由于层层转包造成建筑施工企业拖欠农牧民工工资问题,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主动加强与建设主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在工程立项审批、工程招投标、开工建设、竣工验收上全程监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每半个月都要深入到施工企业,对施工人数、劳动合签订、工资发放等情况进行调查和暗访,及时处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三)加强对农牧民工劳动合同和外埠务工人员就业证(卡)办理的监督管理。监督企业签定劳动合同、为外埠务工人员办理就业证(卡)是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维护农牧民工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从去年4月份开始,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组成三个执法监察小组,历时一个月,深入盟直各类施工企业,重点开展了劳动合同签订、劳动用工年检、工资支付大检查,督促施工企业及时与农牧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及时参加年检、及时支付农牧民工工资,对支付工资当时有困难的要制定清欠计划,分批支付。
(四)执法过程中注重与工商、公安、税务、共青团、工会、妇联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为保证执法过程中形成合力、提高威慑力,加大对恶意拖欠工资的打击力度,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注重与工商、公安、建筑、税务、共青团、工会、妇联等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明确各部门在整治拖欠工资工作中的职责,及时邀请以上部门召开联系会议或工作例会,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分析研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贯彻执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七)加大对各类建筑施工企业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杜绝拖欠工资现象的发生。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要主动与建设行政部门联系,建立联动机制,在工程立项审批、工程招投标、施工企业开工、工程竣工验收上实行全程监控,大队每半个月深入到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人数、劳动合同签订、工资发放等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处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八)继续抓好“三优”文明窗口创建工作。今年被确定为“盟劳动保障执法监察规范管理年”(《规范管理细则》另行制定)。按照“三优”文明窗口工作标准,结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今年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执法程序,落实办案责任,严格各类档案管理,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执法水平、政治素质,确保“三优”文明窗口创建工作较去年有突破性进展,逐步成为全盟劳动保障系统“三优”文明窗口创建工作的典范。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九)加大《劳动法》、《自治区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宣传力度。每个季度都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增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意识,为更好地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争取求得与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积极配合,在执法过程中邀请新闻媒体跟踪采访,对一些影响面大、比较典型的案件进行曝光,树立劳动保障监察的权威性,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在人民群众中的认可程度。同时继续抓好劳动保障监察信息报送、刊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