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实践感想

经过在玄武区法院少年庭实习,我有以下几个收获:

1、处理案件的过程浓缩在卷宗的整理之中。整理卷宗一般有以下几个部分:①起诉书②缴纳诉讼费收据③原被告身份证明及授权委托书④原被告举证材料⑤调解笔录⑥传票、开庭公告⑦开庭笔录⑧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正本⑨送达回证⑩备考表、证物袋。

2、具体说来,法官拿到案子后首先会看个大概,再由书记员根据登记的被告信息,通知被告于次日来法院,将原告提供的民诉状和证据送达给被告,有几个被告就要送达几份材料。再将送达回证、传票、举证材料和权利告知书,一共4份组成一套送达材料,装进法院专用信封邮递出去。——此为邮寄送达。在邮寄之前一定要把信封缩放80%复印,放入卷宗。这一细节体现了司法工作的严谨性和程序性。然而,有时原告不知道被告的地址或联系方式,或者被告提供的地址不正确,这些情况都会使得法院因找不到被告而无法进行接下来的程序。这时,法官和书记员就会去登记的地址,或找相关人员做谈话笔录,将事实落实于书面。有次我就跟着法官去了被告的原住址,对周围邻居做了笔录后,将法院的通知贴在其门上——此为公告送达。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5、若调解不成功,就会通知双方当事人到法院开庭。通常法官和书记员会提前15分钟到,核对当事人身份之后,再进行开庭审理。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被告在传票上签了字,但开庭时无法到场,这时庭审会照常进行,结束后由书记员把判决书送达到被告手上,再签字就算是走完了程序。接下来就可以结案。

除了弄清整个过程以外,在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见过调解庭审看管所、对社会真正有了一知半解之后,我感触颇多,好几次下来都有种阅尽人世的沧桑之感,看到别人圆满的结局,就会为之感到欣慰;看到离了婚的、判过刑的,徒为之唏嘘叹息。我太感性,因为还很年轻,而法官在大喜大悲后,已是淡看云卷云舒,这让我更加敬佩法官。面对形形色色的矛盾纠纷,法官需平心静气地厘清案件中杂乱无章的细节,进一步认知个案发展的脉络和运行的轨迹,以期实现最佳的司法裁决效果。案件中可能存在着大量的迷点和杂质,因此法官必须用睿智的思想和平和的心态将案件抽丝剥茧、溯本清源,荡涤并过滤掉案件中的污浊,从而使案情与法理深深镌刻在理性的思维模板之上。法官需在心平气和的心性感召下,通过头脑中的感知力对案件中的真实情况进行遴选和甄别,并将个案的公平和正义进行昭示。

温超洁2014/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