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法院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汇报
尊敬的守培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报告全市法院贯彻执行修订后民事诉讼法的主要情况,请予审议。
一、全市法院民事审判基本情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利益冲突不断加剧,各类民事纠纷大量进入法院。2012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受理民事案件43190件,审结42115件,结案率97.5%。主要特点如下:一是案件数量多,所占比重大,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受理民事案件17265件,占全部诉讼案件的63.3%;2013年受理17480件,占64.3%,同比上升1.2%;今年上半年受理9679件,占64.3%,同比上升2.8%。其中,民间借贷、交通事故责任赔偿、劳动争议等案件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3.2%、18.3%、14.3%。二是婚姻家庭类民事案件比重下降,合同、侵权类民事案件比重上升。2012年至今年上半年,婚姻家庭类案件从占全部民事案件的36.4%下降到27.6%,合同和侵权类案件分别从占全部民事案件的39.4%、24.2%上升到43.8%、28.6%。三是基层法院受理的一审民事案件数量大。2012年至今年上半年,6个基层法院受理一审民事案件41436件,占全部一审民事案件的98.6%。其中,旌阳法院、中江法院受理21411件,占50.9%。
二、强化教育宣传,为修订后民诉法的贯彻实施夯实基础按照修订后民诉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全市法院着力提升法官的司法能力,大力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有力推进修订后民诉法贯彻实施。
(一)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将对修订后民诉法的学习作为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共举办10期培训班,开展修订后民诉法的热点、难点问题研讨15次,邀请专家学者到院授课11次,先后安排民事审判法官300余人(次)到省法院、国家法官学院参加专题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全面提高了民事审判法官适用修订后民诉法的能力和水平。针对民事审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院组成民事、商事调研组进行专题调研,加强审判指导,并及时向省法院、最高法院提出意见建议。
(二)切实改进司法作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法官为民司法、廉洁司法意识。加大正风肃纪力度,今年发出督察通报10期,形成推动落实震慑力,重点整治工作态度差、办事效率低、庭审不规范现象以及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促进司法作风提升。建立健全“三早”廉政预警机制,加强对重点岗位、重要环节以及法官“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等的监督,从源头上防范腐败。以“零容忍”的态度从严查处法官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公正廉洁司法。
(三)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开展“法律七进”活动,通过在社区、街道、学校、乡村举办法制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提供法律咨询等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修订后民诉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以案说法,在《每周一案》报纸专栏和《庭审说法》电视节目上,用131个典型鲜活的案例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行使诉讼权利,维护合法权益。注重寓教于审,邀请各界群众、在校师生1.1万余人旁听案件开庭,切实发挥“法制教育基地”的作用。
三、深化机制创新,为修订后民事诉讼法贯彻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全市法院坚持正确的司法理念,不断健全民事审判工作机制,有效推进修订后民诉法贯彻实施。
(一)完善司法公开机制。强力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法院微博、公告栏等,及时发布案件开庭、庭审、宣判等信息,实现审判过程全公开。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从今年4月起,在法院政务网、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同步公开生效裁判文书1595份,年底前实现70%的裁判文书网上公开。利用12368手机短信服务平台、执行信息网上查询系统,及时公开案件执行进展和结果。完善“法院开放日”活动常态化机制,邀请3500余名群众走进法院,通过参观、座谈等,让群众更加了解法院审判工作。
(二)完善司法为民机制。加强诉讼指导、法律释明和判后答疑,引导群众正确对待诉讼和有序参与诉讼。设立社区巡回法庭,在群众集中居住地、纠纷发生地巡回审判案件1351件,减轻群众讼累。建立案件回访制度,法官对重大、敏感案件的当事人特别是败诉当事人进行回访,针对当事人对法院审判工作的疑惑,面对面地解释和说明,最大限度地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对1026件已结案件进行了回访。
(三)完善审判管理机制。大力推行网上办案,强化审判层级管理,实现对案件的全程监督和有效管理。制定随机分案办法,合理调配审判资源,整合各业务庭办案力量,既确保法官办案数均衡,又提升了案件质效。认真落实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新增人民陪审员148名,全市人民陪审员参与一审案件审判率达92.8%。推进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中院成立民商事专业审判委员会,强化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指导。广汉法院积极探索构建“1+2+3+4”主审法官负责团队模式。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分页阅读第1页:
一、全市法院民事审判基本情况第2页:
四、把握立法精神,准确适用修订后民事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