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要锤炼敢于担当的政治品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并将“敢于担当”作为好干部“五条标准”之一。2016年12月26日至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部分党员干部担当精神不足、能力不足、制度执行力有待提高”。这充分表明敢于担当是共产党员必备的政治品格和履职能力,是共产党员过硬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也是共产党人鲜明的时代责任和现实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共产党员要牢固树立为党尽责、为国奉献、为民谋利的精神,把敢于担当作为做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时刻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一,切实增强担当意识

敢于担当,是党员区别于普通群众的鲜明特征,是落实党章要求的具体行动,是履行党员义务的题中之义。入党誓词明确写到“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是党章对全体党员制定的共同操守,是每个党员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每个共产党员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意识强,勇作为、敢担当的意识就会强。

首先要增强党员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强调指出:“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增强党的意识,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党员意识,是全体共产党员的身份标签和区别于普通群众的标识铭牌;党员意识,是担当意识、奉献意识、群众意识的代名词。增强党员意识,就是要增强全体党员的身份意识、担当意识、奉献意识和群众意识。只有党员意识强,才能自觉地做到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只有党员意识强,才能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追求,始终坚持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始终自觉把自己根植于群众中,与群众血水相融;只有党员意识强,才能正确对待荣誉、地位、得失和经受住挫折、挑战的考验,始终保持信念坚定、意志坚强、态度坚决,敢担当、勇作为。

其次要增强使命意识。不同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员有不同的历史使命。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使命体现在推翻“三座大山”、打败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员的使命体现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激发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斗志上;改革开放时期,共产党员的使命体现在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唤起广大群众巨大的改革热情上。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特定历史时期,共产党员的使命应体现在增强“四个意识”,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地位上;体现在严格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好《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上。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要注重提升决断力。决断力是人们对事物发生发展的分析、判断及处理的能力,即决策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党员干部提升决断力,就要在纷繁复杂的事态中抓住主流、突出重点,明确方向、找准措施,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为了保卫和平、促进发展,共同反对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就要携手全球综合治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好地球家园。我们要通过客观现实的理性分析,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外交政策、治国韬略,更加信心百倍地听党的话、紧跟党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三要注重提升战斗力。战斗力,顾名思义是作战的能力。面对世界风云变幻,顶着敌对势力的打压,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新的长征路,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战斗任务。党员干部勇作为、敢担当,就要不断提升战斗能力。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发扬斗争精神,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动硬,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强化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端正思想品行,提升道德境界,廉洁自律,依法用权、正确用权、干净用权,守纪律、讲规矩、重名节,讲正气、树形象,带头推动党风建设。

(作者单位: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