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材料:用“三心”把好科技人才“三个度”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近年来,**市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以人才创新引领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提升特色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营造科技人才支撑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走心”提质增效,让“留才聚人”有“力度”。搭建平台聚才。依托“一主一特”产业格局,建成国家火炬**生物酶制剂及应用特色产业基地,省级研发平台11个,聚集各类人才200余人,拥有国际一流技术、国内领先技术8项。交流活动聚才。开展“智汇洞庭·科创常德”、中国酶制剂工业发展高端学术论坛等活动,与高校科研人员对接30余次,邀请400多名院士专家、行业领域精英来*交流,推动科技人才聚集。科技项目聚才。鼓励企业科技团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引导企业高端人才、技术人才申报省创新人才工程计划,激发出科技人才创新动力。2个科研团队先后获国家、省、市创新创业大赛奖项,2名博士入选“**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创新人才”。积极联系服务科技人才,推荐4名创新人才申报**省“三尖”创新人才工程项目。

“匠心”推进过程,让“用才借智”有“深度”。发挥高端智库作用。通过常态化对接院士专家、组织咨询评审活动,发挥出院士专家的作用。截至目前,8项与院士专家的合作项目落地启动,9个意向合作项目正在跟踪对接。15名院士专家,评审化工园区规划等项目41个,提出意见、建议159条。用活科技特派员资源。推动本市企业与上级科技特派员的需求对接,助力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争取上级资金20万元。用好我市农业科技人才,明确80名农村科技特派员,定期到村居集中开展技术培训、实地指导,对于取得科研成果、效益显著的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给与资金支持,带动农户增收2000余户。释放技术人员活力。紧盯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采取“线上+线下”形式,培训专业技术人员500多人(次),充分激发其创新积极性,带动企业创新发展。近年来,企业承担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8个,31家企业获批高企,61家企业入库科小,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