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述职干部政绩秀交流

毋庸置疑,干部公开述职具有广泛性和直接性的特点,有助于密切干群关系。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离不开切实的民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群众了解政府和各级干部工作、实行监督的“主渠道”,但是,人大代表毕竟有限,“代表”也不能变为“代替”。人民群众仅仅通过自己的代表了解政府和干部工作情况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其它形式作为补充。何况,我国人大制度在一些具体环节还需要完善。有的地方,群众对自己选出的人民代表都不够了解,又如何能通过人民代表了解和监督干部。干部通过媒体公开述职,直接面向社会,每个公民都可以亲身直接了解政府和各级干部工作,使社会主义民主的直接性、广泛性更充分地体现出来。干部公开述职使群众在行使监督权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干部的工作,增强了对干部的信任,密切了干群关系。一个真正为老百姓办事的干部,符合工作实际的述职是会增加自己的威信的。

利用媒体公开述职充分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打破了层级制、采用了扁平化的沟通方式,把党的群众路线的政治优势和现代媒体传播迅速、覆盖面广的特点结合起来,使信息的传播、反馈准确、及时,防止客观和主观的误差,是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新的民主沟通方式。在当代中国,几乎所有城市和相当一部分农村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此举也可以形成民主的氛围,调动起群众的参政议政热情。

公开述职是否会成为干部的“政绩秀”

真正的政绩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更不是吹出来的。干部的政绩究竟如何,群众最清楚。群众可能不具备科学评价干部政绩的专门知识,也不可能通过短时间的述职全面了解一个干部的全部工作,但是此举可以使群众对干部的政绩有直接的感受。老百姓可能不懂某些统计方法和经济计算公式,但他们懂“菜篮子”、“米袋子”,能识别环境污染和蓝天白云。“听其言、观其行”,是他们了解干部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能确有个别领导干部有不实事求是之心,想哗众取宠之意,意在借公开述职之机自我吹嘘。但在众目睽睽之下,把扰民项目说成爱民工程、把臭气熏天说成山清水秀,如此的虚假政绩和浮夸作风必然会暴露。

群众对干部工作中的不尽如人意之处可以谅解,但对虚假政绩则极为反感,更不能容忍领导干部的不诚实。西方公众对政治家最严厉的批评是,“idon’ttrusthim”(“我不信任”)。这意味着他彻底了公信力。在民主制度下,干部一旦失信于民,离下台也就不远了。从这个意义上看,公开述职也是对干部诚信品德的检验,非但不会助长吹嘘政绩和自我表功之风,反而是公众全面考察干部工作和品质、对干部进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作风教育的好方式。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民主生活不怕小、只怕空;民主进程不怕慢、只怕停。推进民主化应当沿着这个方向继续探索。

作为一项新事物,干部公开述职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提前发出公告,介绍述职干部主管工作范围,让群众尽可能多地掌握有关信息;科学安排述职时间,多留些时间给群众提问题、出建议;详细收集各界对述职的反映,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反馈给本人;制定对述职的评价标准,帮助干部提高述职质量,引导群众理性、客观地评价干部述职;逐步把群众对干部述职的评价纳入民主测评、增加民主测评的科学性、真实性等等。应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形成规范和制度,避免“三分钟热度”的出现。

干部公开述职与其它措施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地扩大民主,使我们的干部真正让人民放心、满意、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