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审判实践经验交流
近年来,区法院按照“群众调研为基础,骨干调研为核心,成果转化为目的”的工作思路,利用基层法院贴近群众的工作优势,大力开展信息调研工作。为进一步增强法院司法能力、提升司法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保障和理论支持。
一、深化认识、充实力量,把信息调研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一是坚持党组带动。对涉及法院全局或与审判工作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院党组坚持亲自出题目、定对策,协调有关业务庭室提供素材。同时,党组成员带头深入基层,掌握真实情况,接触第一手资料,亲自撰写调研文章,形成了全院上下重视、人人动手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大物质投入。克服基层法院办公经费紧张的困难,先后投入10多万元进行信息调研工作的硬件设施更新,配备先进的数码相机、数码录像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为高效优质的开展调研信息工作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三是着力推进信息化进程。创办具有特色的互联网站,提高网站信息调研文章的质量和品位,使其成为审判公开、沟通民意的重要窗口。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提升信息调研工作服务效能。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一)健全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将调研工作列入岗位责任制,把调研工作任务量化分解到各部门、落实到人,制订了《关于加强调研信息宣传工作意见》,规定各部门每月至少报送3份信息,每年至少完成一篇调研课题,形成了部门有指标,法官有任务的岗位目标管理模式。同时,把信息调研工作与法官提拔、晋升、以及各种评优选先挂钩;出台了信息调研成果奖励制度,对被采用的信息调研成果,依据采用报刊的不同级别分别给予物资和精神奖励,激发了全院干警参与信息调研工作的热情。2012年以来,全院共发表各类稿件124件,其中国家级26篇,省级47篇。
(二)建立健全成果转化机制。制订了《进一步促进调研信息成果转化利用的意见》,对成果转化的方式、途径和要求作了具体规定。实践应用中,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信息调研成果转化为审判指导性意见。将多年的调解工作经验总结为《区法院调解经验报告》,通过召开调解工作专题研讨会,向全院推广,案件调解率稳步上升。2012年,全院共调解结案4590件,调撤率比2011年同期增长7.4%。二是将信息调研成果转化为司法建议。在审理一起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时,针对问题,提出“交警部门出具赔偿凭证需完善”的建议,引起公安交警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采纳了建议,并对其相应的执法文书进行了完善。三是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法制宣传素材。依托互联网站设立了《法学研究》、《案例评析》、《司法为民》等专栏,将信息调研成果通过网络平台、新闻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实现资源共享,以扩大调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三)健全完善大信息、大调研格局。建立并形成以研究室为主体,专职、兼职互相协作,上下配合,内外结合的群体网络体系。一是积极“争上”。对上级法院的信息主管部门,坚持勤请示、多汇报,及时了解上级法院的重大工作部署,有的放矢地报送信息、进行调研。二是注重“联内”。在全院范围内建立起覆盖广、触角深、反应快的两级信息调研网络:首先是建立领导干部信息网。以主管副院长和各部门负责人为主,从法院工作全局出发,搜集深层次、突发性、苗头性的信息,加以整合,进行调研;其次是建立辅助人员信息网。各部门设立一名信息调研联络员,充分发挥他们贴近基层、贴近当事人的优势,做到信息“早发现,早分析、早调研”。三是加强“联外”。保持与新闻媒体良好的“互赢合作”关系,每季度召开新闻宣传工作会议,邀请驻站记者和负责人列席参加会议,统一确定信息宣传课题,共同参与策划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