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公民意识培养的一些思考

对中国公民纳税人意识的思考

00925147王佳颖

这次的调查问卷旨在调查中国公民纳税人意识,从我在调查过程中的感受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发现,大部分人对于自己的纳税行为、纳税金额不够清楚,对于中国的税制更是一知半解,虽然税收于我们生活的密切程度与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们对于税收的了解实在匮乏。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我自己的思考,我认为我们应该加强公民对于税制的了解,应该加强公民的纳税人意识,这不仅仅是我国税收制度下很大的漏洞,也是我们税制改良、进步的巨大空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到这两点,应该成为政府的责任,成为社会的责任,当然也是我们的责任。

一、加强公民对税制的了解

问卷中在为当前税制提出意见的一栏中,大家反复提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问题,这虽然从一个层面反映了当前人们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问题的热切关注和激烈讨论,更能折射出这样的事实:一提到税,大家想到得最直接的也便是个人所得税,不是很了解究竟有哪些税种,以及自己交过什么税,认为与自己关系最为密切的也只是个人所得税。而事实上,增值税是中国最大的税种,它的收入占中国全部税收的60%以上。每年个人所得税税额远小于增值税税额。然而,对这

样重要的税种大家却是毫无概念,还有很多人误将增值税与消费税混为一谈,有的人认为增值税压根与自己无关。

除此之外,人们对中国政府一年的税收收入,对自己每年上缴的税收总额都是没有认知的。随口问问身边的人对于税制的了解,会发现作为纳税主体的我们对于我国税制以及自己的纳税行为的了解少之又少。我们对于新闻上偷税漏税的事例,对于大街上卖假发票的行为也都是见怪不怪,不做深究。

这些事实都向我们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国公民对税制的了解十分欠缺。

理论上讲,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和程序,向社会成员强制、无偿地征收而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税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然而我们对于税收却是无从知晓。政府取得税收是为了向我们提供公共服务,为了加强社会的公平,但是作为纳税主体,作为公共服务的接受者,我们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交了多少钱,钱又是怎么花的。这听起来实在不合理。

于情理上讲,我们上缴税收,理应知道因为什么,交了多少,于国家建设上讲,只有我们知道自己交了多少钱,钱花的合理不合理,才能对税制有客观公正的评价,也才能针对税制的不合理之处提出意见,不断改进。

所以,应该大力加强税制的宣传,建立更多让人们了解税制的渠道。比如,可以更多的在电视、网络上宣传、普及基本的知识,课本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因为纳税而带来的好处变得清晰,这也同时激励着大家诚信缴税,从制度上减少了偷税漏税的行为。

有类似制度的建立,也就为加强中国公民纳税人意识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税收是联系政府与公民的纽带。加强纳税人意识,也就加强了公民的权力意识,这样一来人们更为主动的缴税,维权,政府也有更多的资金来提供公共服务,得到公民的认可,同时作为纳税主体的公民也对公共服务、税收税制提出意见和建议,监督政府工作的有效运行,政府也可以工作的更有效率,树立更好的形象,最终使得两者的关系更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