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安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篇章的重要支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要求。公安机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担负着打击破坏生态资源违法犯罪,维护生态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全面提升捍卫生态安全能力,市局森警支队按照市局党委重点课题调研部署,开展了深入广泛的调研工作,积极听取意见建议,探索研究提升改进措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现状及成效

xx市地处xx西北部,拥有十分丰富的耕地、森林和珍惜野生动植物资源,森林面积xx万亩,高居全省第xx位,境内有野生植物xx科xx种,脊椎动物xx种,无脊椎动物xx种,现有大熊猫xx只,为全国之冠。

公安森警部门承担野生动植物保护、耕地林地保护和协助地方党委政府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前身为林业部门下属森林公安局,20**年5月转为公安隶属。据统计,我市森警部门转隶前有正式民警133人,转隶后通过分流及人员交流,目前有正式民警80人,县分局森警部门除承担传统森警工作之外,还肩负着食品药品环境方面刑事执法和侦查工作。

近年来,不法分子受利益驱动,全市破坏生态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呈逐年上升态势,维护生态安全工作形势日趋严峻,任务艰巨。一是破坏生态资源违法犯罪仍然多发,案件发案地由传统的山区逐渐向丘区乃至全市各地扩散二是案件团伙化、专业化、链条化趋势明显,犯罪手段更加隐蔽三是野生动植物网络非法交易兴起,查处难度大四是破坏耕地林地案件时有发生,大部分涉及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查处困难五是违规野外用火屡禁不止,森林火灾隐患并未完全清除,森林火灾风险依然存在

面对严峻的工作形势,全市森警严格落实省厅“xx”发展战略和市局党委工作部署,坚持以打促防,有力的维护了生态安全。一是打击成效进一步提升。据统计20**年、20**年全市森林公安立刑事案件和移送起诉犯罪嫌疑人分别为xx案、xx案;xx人、xx人。20**年全市森警转隶当年立刑事案件xx件,移送起诉xx人。2021年立案xx件,移送起诉xx人。2022年至目前立案xx起,移诉xx人。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机构转隶后,案件查处数量和移诉人数均有大幅提升。二是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力开展森林防灭火侦防体系建设推广的“一林一警”和“警务助理+生态护林员”工作模式已覆盖全市近80%的林区村社,整合重点林区各类视频监控卡口xx余个,为森林防火和案件查处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xx公安森林防火先进经验被国家森防指以简报形式向全国推广,支队被省公安厅表彰为专项整治工作成绩突出集体。三是专业素养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全警大练兵,有效提升了全市森警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近两年来先后举办火案侦查、森警疑难案件办理培训等集中培训6次,采取以战代训方式,派遣民警到网安、法制等部门跟班作业,积极培养森警复合型人才。组织送教下基层,对全市派出所进行了全覆盖的森警业务培训。

可以说,原林业森林公安部门通过转隶,转变角色定位,思想更统一了,职责更明确了,工作更有成效了。但我们通过对比全省乃至全国森警先进单位,客观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不适应和不足。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全市森警在维护生态安全工作上虽然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离维护生态安全需求和市局党委创先争优工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通过调研,将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及原因剖析如下:

(一)队伍发展不够均衡,支队引领实战还未能很好体现。究其原因:一是观念转变滞后,转隶之后,全市森警对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认识还不够到位,对森警高质量发展的思考还不够主动,普遍陷入具体业务之中,就案件说案件,就数字说数字,没有跟上“大公安”发展形势,没有更好的把森警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公安工作全局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导致思想和工作有些掉队,不太适应。二是主人翁意识还不够强。压力传导还不够强,考核奖惩运用还不够强,工作中“等一下”“看一下”“绕着走”的思想还大有人在。三是角色转变不够快。支队面临新阶段任务,运用新技术新平台手段侦查能力较弱,在引领全市森警实战方面的作用未得到充分体现,还未实现向实战部门的角色转变。四是支队与县分局大队发展不均衡,支队基本上保留原有人员不变、职责不变,而县大队人员交流多、流失多,绝大部分县市区森警大队面临多个警种考核任务,一些森林资源重点地区森警警力明显不足,工作上顾此失彼的现象时有发生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建强“保”障基础一是要强化体系建设。积极加强与行政管理部门、警种间协作,压实各县市区在党政同责考核责任,激发基层力量。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充分发挥“一村一辅警(警务助理)”和林区群防群治机制作用,摸林区,访山情,问民情,加强特勤耳目建设和重点人员刑嫌调控,达到耳聪目明,积极推进森林防火行政执法赋权乡镇工作,建立健全全市涉林涉野涉地犯罪打击体系。二是要强化科技支撑。运用好“传统+现代+科技”侦查手段,强化大数据支撑运用,推进合成作战,打链条破团伙案。由于涉野涉林违法犯罪人员相对固定和易重复的特异性强,2023年要依托全市大数据平台建设涉林涉野重点人员和从业人员库,优化算法,为案侦工作提供支撑。要对近年来破获的涉林涉野案件进行深化分析和清理,同时依托警综平台建立案件平时审查深挖机制,充分挖掘线索,实现打深打透。加强卫片执法数据核查和日常排查,发挥好“xx”系统作用,扩大案件线索来源渠道,加大交叉案件打击力度,确保打击一批有影响力的违法犯罪。三是要强化机制建设。总结警种间、部门间打击涉林涉野涉地违法犯罪经验,形成打击破坏生态资源违法犯罪联动办案合力,建立健全野生动植物及农用地保护机制。加强与检、法沟通,加强与行政职能部门对接,制定可操作性强、可执行性强的具体措施,完善野生动植物、破坏农用地方面案件的行刑衔接机制和鉴定机制;以打开路、以打促防、以打促宣,强化涉林涉野涉地案件和森林防火“以案示警”宣传力度,全力提升全民做好森林防灭火意识,全力营造全民保护耕地、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四)提升“打”处成效一是推进案件数量、质量双突破。统筹好市县两级森警侦查力量,既办小案打基础,又盯团伙案系列案,练队伍出成绩,让有限的警力既“有的放矢”,又集中攻坚。加强工作督导力度,实施支队班子成员和队室分片联系制度,将基层工作业绩与联系班子成员和队室考核挂钩。二是推进边界内、交叉案件双突破。抓住战机,打好提前量,注重与刑侦、治安、食药环等警钟部门的配合,在牢固树立主责主业的同时办好边界案,在非法捕捞、涉枪案件中发现线索和案源,以更高更优的成效实现新时期森警队伍的高质量发展。三是做好规定动作、自选动作。在融入大数据、合成侦查时代的同时不能忘记基层基础,既盯住线下,又扩展线上,既要做大数据时代的弄潮儿,又不忘艰苦耐劳走田坎,不断提升工作成效。

(五)提高“能”力水平一是提升党建引领能力。不断完善从严管党治警和党风廉政建设水平,切实筑牢基层党建带队建促工作的局面,形成导向明、工作清、业务精、风清气正的森警队伍。二是提升实战业务能力。按照市局提能强警“xx”行动要求,森警支队通过开办“森警讲堂”、跟班学习、警务考察等形式,开拓视野、汲取经验、因人施教,打破森警壁垒,培养一批信息宣传、侦查办案、法制审核等方面人才。加强汇报争取,适当促进人员对位正常交流。大力开展违规野外用火和火案查处能力提升培训和实战演练,不断提升火案查处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三是提升协调工作能力。森警是转隶部门,但不能存在转隶意识,需要尽快融入和适应大环境,对上争取支持、对下加强指导、对其它警种加强协调、对其它部门加强对接显得尤为重要。四是提升突破发展能力。瞄准“xx”目标,严格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积极发现打造森警工作亮点,以个体提升实现整体跃升奋力推动xx森警工作和队伍高质量发展,全力塑造xx森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