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集团党建工作经验做法:高质量“党建+”工程 引领企业思想道德建设出新出彩

国有企业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集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化企业思想道德建设,结合公交企业实际打造“红色公交”“文化公交”“友爱公交”,树牢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强职工职业道德素养,外树公交企业责任担当,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党建+政治引领”打造红色公交,引领企业红色文化主旋律

坚持把红色文化宣传教育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依托公交服务载体打造“红色公交”“红色主题船”“红色站场”等沉浸式学习教育场景,引领干部职工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助力新时代企业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

1.依托“红色公交”打造城市红色文化宣传新载体。结合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深化公交“红动羊城”党建品牌,将红色公交动态连结全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并随车配备导乘讲解员,生动讲好广州红色故事,陆续推出“红色公交·一车一党史”主题车厢、“开往中共三大会址的3路”“开往团一大的54路”“城市记忆大巴”“广东红领巾巴士学堂”等9条红色公交专线,并根据需要开设个性化定制线路,与共建单位共同开展流动红色文化讲堂、送展进学校进社区等系列共建活动,将普通公交车打造成普及性的家门口“红色学堂”。

2.依托“红色主题船”打造水上红色教育新阵地。联合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打造“广州红”主题船,在船上复制中共三大会议场景,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载体。“广州红”主题船与“红色公交”联动,推出8条“红联水岸”红色文化水陆研学线路,在船上组织开展唱红歌、红色手工制作、看红色连环画等沉浸式主题学习教育。自2021年6月首航以来,“广州红”主题船接待珠江日夜游市民游客10万人次,成为宣传市红色文化的靓丽风景线。

3.依托“红色站场”打造随行学习红色文化新展厅。利用公交站场附近红色革命遗址、红色旅游点优势,选取6个邻近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农讲所纪念馆等市内红色教育基地或老城区的公交站场,推出6个红色主题站场、26座红色主题候车亭,打造随行学习的羊城“红色展厅”。同时,以公交站场“爱心驿站”内电视屏为媒介,面向市民乘客广泛宣传市红色故事。利用“交通阅读角”“党史学习专区”“流动书屋”等站场延伸服务项目,定期组织开展全民阅读、读书沙龙、文化交流等活动,构筑站场红色文化风景线。

二、“党建+文化提升”打造文化公交,提升公交服务文化内涵

以拓展公交文化载体、丰富公交文化内容为重点,实施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品供给、文化品牌创新、文化组织培育等服务项目,全方位提升企业文化传播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公交企业发展正能量。

1.聚焦“高品质”建设公交文化设施。依托公交站场服务功能,融入具有互动性、教育性的文化内容,打造38个涵盖生态文明、岭南文化、城市发展等主题的公交站场。开通17条不同主题如约文化专线、博物馆专线、城乡文旅专线等,推出“粤剧文化”“国乐巴士”“粤语相声”等主题公交,打造城市移动文化宣传载体。建设珠水文化长廊,将粤剧、醒狮、广彩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珠江游服务,打造22艘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游船,增强水上公交文化软实力。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3.打造职工关心关爱“避风港”。建立常态化服务职工体制机制,大力推动“爱心驿站”建设,为户外劳动者筑造多元化民生服务港湾。累计建成全国最美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5个,省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36个和市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5个,服务户外劳动者近100万人次。构建全方位员工关爱机制。发挥工会组织“娘家人”作用,推广员工关爱“家文化”建设,拓宽企业与员工家属沟通渠道,建立360°全方位关爱机制,确保职工“安家乐业”。

4.弘扬职工奉献社会“正能量”。坚持连续24年组织开展爱心送考活动,2021年疫情高考期间,组织1200名出租车驾驶员和公交车驾驶员组成“爱心送考”车队,3天累计接送考生6672人次,中央电视台给出了“有你护航、赶考无忧”的高度评价。2022年市本土疫情期间,打造全国首例“房车考场”为封控区考生提供个性化服务,组织1500余名突击队员进驻封控管控区支援超75天,投入超6690车次运力转运阳性、出(院)舱等人员19.92万人次,投入5.1万车次转运机场、口岸等入境人员和本土密接重点人员52.87万人次,全体干部职工同心抗疫展现国企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