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专题演讲会心得体会
校园文化建设专题演讲会
心得体会
明星小学
2012年4月26日
校园文化建设专题演讲会
心得体会
春天,万物复苏,生气盎然。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4月17日,我和教导主任在一中阶梯教室听取了兰州二十七中、兰炼一小校长所作的校园文化建设专题演讲会。这二位校长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精辟见解和卓有成效的实践经验,给我们以深深的震憾,开辟了我们对学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加深拓宽了我们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与理解。下面就这次学习的感触,谈谈体会。
感触之一。反思我们的管理还在低层次,亟待提高。二所学校最大的感触是学校都在用心做教育,二位校长都是现代教育家。究其原因,他们从文化建设的高度切入,打造学校文化,经过几年努力把一所规模一般的学校办成了名牌学校。他们的办学始终有一个明确的办学思想和目标并且把这些全部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心中、管理制度中、教育科研中、文化主题活动中、综合实践活动中。回想自己曾经读书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遗憾的是没有记住任何一所学校的校训,究其原因和这二所学校相比可能是校训和教学学习脱钩的缘故,以至于自己的脑海里才记忆不深。如果联系我们的学校,也都是校训是校训,教学是教学,学习是学习,他们没有紧密结合在一起,自然就脱钩了,这就不怪乎校长记不住、老师和学生也记不住。
那么解决这样问题的办法就是认真学习学校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学习名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上的做法。让学校文化扎根在人心中、
1大脑里、血液里,体现在人们的精气神中;让学校文化的茎或者是树干体现在课程中、综合实践中、所有的教育活动中;让学校文化的叶展现在环境中。
感触之二。学校文化是可以预设的。
学校文化“要先抽象概括,再落实”。抽象概括就是学校文化建设要预设,把内涵挖掘出来,把体系构建起来。
为了把这些预设的方案变成现实,管理策略是:
第一:一切着眼于基础。要求:起点要低、要求要严、持之以恒。
第二。改变教师心态。师生心态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有好的心态就能改变所有的东西。
第三。改变评价方式,调整课程结构。做到合理的课程结构,丰富的课程内容,有效的课程管理。
第四。提高教学效益。每课都有收获,每天都有进步,每人都有提高。
第五:提升精神品质,打造一种有品位的学校教育。突出的特点是:一是构建完备的学校文化建设逻辑体系,横向延伸,纵向深入;二是这种文化分层深入到教师、学生中。文化的根扎在教师和学生心中,生长在课程里,叶子在环境中。
那么怎样预设学校文化呢。一要研究历史传承,二要把校长的思想融入其中。具体操作是首先要培养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学校文化之舟,是学校底蕴所在,是学校发展的血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这种精神体现在校风上,这种精神的提出可以和校训结合,也可以不
2结合。其次要确立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根据办学理念和目标提出,可以使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主题提出并不难,关键是要深入挖掘它的内涵,并且把它通过校训外显出来。第四是以教科研为推进器构建完备的学校文化建设体系。构建这个体系要注意:
1、目中有人。学校文化建设是为了人,文化就是人化,一切为了人。
2、选准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上面说的文化建设主题。
3、向两个维度展开。横向拓宽,纵向深入。
4、要层层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不能一块一块去做,而要一层一层去做。这个层可以从浅层次开始,逐步深入。
感触之三。学校文化需要经营。
通过听演讲,二所学校把学校管理的很好,可以说达到了极致。是什么原因呢:那就是每一任校长都对学校文化进行经营,学校文化越来越厚实,学校就不断向前发展。听了朱雪松校长讲话,我有了这样的认识:学校文化需要经营。
(1)理解文化经营的含义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2.以文化孕育质量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文化建设只有重视人的精神因素,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作用,使每个教师和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才能营造浓郁的学校文化氛围,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
63.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校长。
春天是个播种的季节,气候温暖,水分充足,阳光明媚,适合万物生长。我们此次的培训学习,如同鲜花嫩草感受着这阳光雨露的滋养,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并努力把学到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相信我们乡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也能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