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研中心普通人事迹演讲稿

树立正确荣辱观为农技推广作贡献——农研中心普通人二三事

一个民族需要一个统一的灵魂,一个国家需要一种力量的支撑。在华夏5000年灿烂辉煌的文明历史长河中,一代代炎黄子孙用勤劳与智慧、胆识与勇气、团结和诚信,演绎出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世代相传的感人故事,鼓舞和激励着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自由解放,国家的繁荣富强而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

曾记得,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孟母三迁为教子,岳母刺字表忠良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曾记得,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等一个个舍身报国的英雄事迹;曾记得,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党的好干部焦玉录、孔繁森、牛玉儒的名字;曾记得,世界“水稻之父”袁隆平,还有把青春献身农业技术推广事业18年的楷模麻晶丽。他们都拥有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精英与典范。

众所周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是对伟大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辟概括、提炼与升华,它不仅承继了优良传统,而且又将这一传统注入时代特色,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今天,我不想在这里歌颂那些英雄与楷模,作为农技推广战线的一名干部,我只想向大家说一说发生在我身边的普通人的平常事,或许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令人振撼的壮举。但我要说,这些普通人身上同样拥有着我们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美。他们用辛勤与汗水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他们用知识与智慧的火花点亮美好的未来,他们不善张扬,亦不善表白,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用默默无闻的工作,释放着光和热,为我市的农业技术推广事业争做着贡献。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种在平凡工作中默默无闻的耕耘和无怨无悔的奉献吗。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崇高的荣辱观,展示着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品质。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在“十一、五”计划的美好开局之年,在伊春上下到处忙碌着经济转型的历史性关头,我们需要知荣辱、明是非,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个像他们那样自觉中有着美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创业者和开拓者,我们需要那些更多的积极为全市的改革与发展,繁荣与稳定孜孜以求、无私奉献的普通人。

农研中心普通人事迹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