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和覆盖面的途径研究

突如其来的全球新冠疫情,令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虽然中国是疫情暴发以来全球唯一的正增长经济体,但大变局的加速演变使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挑战重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也更加的激烈和复杂。当代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之中,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明显,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在百年大变局中,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正面临着严峻考验。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是做好青年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守好并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是高校必须深入思考并坚决贯彻落实的要求。随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大思政工作格局”构建和“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改革推进,对大学生意识形形态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要求更明确,实践思路更清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覆盖面也更具辐射力和延展性。

一、目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党的十九大以来,高校普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围绕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识形态导向,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了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深化了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意识和服务意识。主要经验做法,一是从组织机构和制度层面更明确了党委班子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同时基层党委、党总支建立也同步确立二级单位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制。二是意识形态的工作导向更具体,围绕习近平总书记20**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的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内涵要求,以意识形态工作为引领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三是意识形态的工作落实更深化,高校普遍通过加强课堂教学主阵地建设、发挥网络空间的正能量影响、筑牢制度引领的重点防线、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宣讲团的积极引导作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构建起更立体深入的工作体系

二、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够

高校目前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座谈研讨等形式进行,虽然日常理论学习能稳定按时开展,但宣传效果不佳,形式不丰富、内容吸引力不够,理论思想指导实践工作开展的针对性不强,即使穿插赴红色文化基地考察、革命博物馆参观等外出实地学习的活动,学习感染力可以提升、即时感悟较多,但持续性效果不佳。

(二)制度建设尚不全面,执行标准不细

目前学校的意识形态制度的四梁八柱已基本构建,但还存在着一些制度的空白点、制度落实执行不力、执行标准不细化等问题。如多部门协同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联动制度尚未建立,存在一定的“散而不聚”的问题,部门间缺少配合。另外,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借助新兴媒体,传播方式网络化、辐射化,蝴蝶效应明显,不可预见性大大增强,对传统的工作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

(三)多元文化冲击下,青年学生思想缺乏社会格局和家国情怀

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加速了多元文化的交织,由此所带来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等问题对青年学生思想造成冲击和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对政治敏感节点并不关注甚至不太了解,对时事政治信息的接受也仅限于课堂教学,学生们不太关注国家、社会、民生、人文发展,更多的精力聚焦在个人学业生活。同时,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让大量多元文化交织中不断冲击着学生的思想价值,社交平台和自媒体平台以兴趣爱好进行“算法”推送,让青年人在“信息茧房”中看似获取内容庞杂,实则更趋于思维单一性,大学生很容易不知不觉中失去思想文化的堤防,逐渐被“抖音”式的快餐文化局限了思想高度。

(四)意识形态阵地根基已扎稳,但还未扎准

高校思想阵地在发挥思想引领方面效果参差不齐,活用阵地抓牢青年学生人的吸引力还不够。思政课主阵地方面,学生对思想理论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思想消化效率较低。网络新媒体阵地方面,更多处于“被动回应”的状态,还未抓准青年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规则,主动出击和提前回应的能力不足,引导和调控网络舆论的专业性有待加强。网络舆情监控方面,往往舆情问题出现时已处于信息发散期,前导预判能力不足,导致工作重心停留在处理问题而不是避免问题方面。讲座论坛等学术阵地方面,在相关的审核审查制度出台后得到规范和严格把控,竖起了屏障,但高校讲座论坛在类型上与专业结合较为密切,人文社科类、思想教育类的较少,内容上技术与能力传授较多,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较少。学生社团阵地方面,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目前学校社团以文体类和专业类为主,具有较明显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特征的社团凤毛麟角,且学生社团意识形态教育主体缺位、学生社团骨干思想政治觉悟不高、学生社团活动娱乐化倾向依然存在。

(五)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专业能力不足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体队伍人员之间方式不一、力度不同,风格各异,导致工作效果参差不齐,在岗位能力培训中缺乏统一、规范、科学的意识形态工作专业能力培训。同样,宣传部门工作人员对宣传口径、宣传方式、信息传播技术、平台合理化运用也缺乏专业性培训,舆情监管队伍人员对舆情原生周期、舆情发散规律、舆情调控手段、舆情信息也缺乏专业分析预判能力。

三、提升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和覆盖面的途径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一是加强主体队伍建设。要把学校党政领导、各二级学院党政领导、思想政治理课教师、辅导员、宣传处、学工处等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队伍,在人员选拔、绩效考核、各类培训中不断强化意识形态的基本知识和要求。尤其对于面向学生在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最前沿的辅导员队伍要重点强化专业培训,引导辅导员在工作中研究掌握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和内在规律、结合其他思政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在课程教学、主题班会、党团工作等方面,切实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通过辅导员技能大赛等形式开展高校意识形态案例分析,深刻把握主流意识形态内涵意义,使辅导员们敢管、会管、善管。二是充分挖掘和调动思政理论宣讲资源,建立校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师、研究人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师资资源库,把能讲、会讲、懂讲、善讲的教师组织起来,聚焦突出问题,形成工作合力,提高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质量三是全员参与意识形态监管。在意识形态工作大格局和联动机制建设下,要进一步树立意识形态监管的全员意识,思政工作者、管理工作者、每位教职工都要树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意识,在全员参与的视域下,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无死角、全覆盖。

结语

综上所述,国内高校普遍越来越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也探索构建起责任明确、思路清晰的工作体系。但在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复杂外部环境背景下,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重心应转向切实将机制有效运行,提升工作的实效性和覆盖面。通过理论学习的观念方式转变、工作系统性和联动性机制构建、青年人思想格局和家国情怀提升、扎牢扎准阵地建设、提升思政和意识形态教育队伍专业性等有针对性的对策,让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效率和效果切实提升,从集体主观意识上夯实高校意识形态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