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七篇
【篇一】
广大市民
朋友:
在举国上下共抗肺炎疫情时刻,2020年清明节又即将来临。为更好地打赢这场阻击战,避免清明祭扫引发的人流聚集,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区文明办、区民政局特向广大干部群众发出倡议:
一、文明追思祭祀,不为疫情防控添堵。疫情期间,坚持少出门、不串门、不聚会、戴口罩、勤洗手,倡导通过家庭分散追思、经典诵读、网络祭祀、家庭悼念(通过建立亲属微信群、微视频、讲先人故事、制作思念卡)等形式祭拜,不现场祭拜、不踏青祭拜。祭扫重在表达感情,而不在形式,不管在什么地方祭扫,只要是真挚的情感,同样可以追思亲人。
二、移风易俗,生态安葬。更新传统殡葬观念,倡导骨灰存放、树葬、花葬、壁葬、草坪葬等节地葬法,提倡骨灰撒散或者深埋、不留坟头;不私建坟墓,把更多的人类生存土地留给子孙后代,造福于人民。
三、安全祭祀,保护环境。增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森林防火有关规定。不违规用火、烧纸焚香、燃放鞭炮,杜绝各类安全隐患,营造平安、环保、文明、和谐的祭扫氛围。
四、厚养礼葬,丧事简办。疫情让我们每个人更加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百善孝为先,祭而丰不如养之厚,要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老人在世时,多尽孝道,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后,从俭办丧、文明祭奠,让逝者安息,让生者无憾。
五、以身作则,示范引领。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示范引领。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规定、遗体火化、生态安葬、节俭治丧、文明祭祀等方面发挥表率作用,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自觉地以文明安全的形式进行祭扫、祭奠。
加强疫情防控,做好自身防护,确保身体健康,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广大市民朋友们,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移风易俗,倡导新风,保护环境,共抗疫情,过一个安全、文明、低碳的清明节。
【篇二】
**归侨侨眷、海外乡亲:
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无论**儿女走了多远,根永远都在**。海外侨胞身在海外不忘根,很多人选择在每年清明时节回国回菏寻根祭祖,和家人团圆。海外**儿女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这份绿叶对根的情谊让我们深受感动。
目前新冠肺炎在全球呈现蔓延趋势,**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关键时期,为降低海外侨胞长途旅行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巩固抗疫工作成果,我们倡议:
自觉践行,遥寄哀思
我们非常理解海外侨胞想在清明时节回乡祭祀的心情,但是无论距离多远都不能阻挡血浓于水的亲情。在这个特殊时期,首要的是保护好自己,希望海外**乡亲在疫情解除前,暂缓远行、暂缓回乡祭祀。我们希望年轻一代侨胞向老年侨胞做好解释说明,抚慰他们不能回国祭祀的心结。
弘扬新风,文明祭祀
祭祀活动重于心不拘于形。孔孟之乡尊崇礼数的**人,既重情守礼,更崇尚新风。当清明时节遇上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让我们继续携手,共克时艰。我们向广大侨胞倡议不组织现场祭扫,特别是集聚性祭祀活动,通过家庭追思、网上祭祀等方式慎终追远、缅怀先辈,以绿色祭奠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传承美德,敬老孝亲
尊老爱老孝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我们提倡广大侨胞对在世老人多尽孝道,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在老人逝去后,坚持从俭祭祀,文明祭祀,让逝者欣慰,生者心安。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保护好自身和家人的生命与健康安全,是亲友对逝者的最好告慰。
【篇三】
广大市民
朋友:
莺飞草长,清明将至。在这慎终追远、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重要时节,正是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期。为避免清明祭扫引发的人流聚集,肇庆市文明办、肇庆市民政局特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倡议:
一、文明追思祭祀,不为疫情防控添堵。疫情期间,坚持少出门、不串门、不聚会、戴口罩、勤洗手,倡导通过家庭分散追思、经典诵读、网络祭祀、家庭悼念(通过建立亲属微信群、微视频、讲先人故事、制作思念卡)等形式祭拜,不现场祭拜、不踏青祭拜。祭扫重在表达感情,而不在形式,不管在什么地方祭扫,只要是真挚的情感,同样可以追思亲人。
二、移风易俗,生态安葬。更新传统殡葬观念,倡导骨灰存放、树葬、花葬、壁葬、草坪葬等节地葬法,提倡骨灰撒散或者深埋、不留坟头;不私建坟墓,把更多的人类生存土地留给子孙后代,造福于人民。
三、安全祭祀,保护环境。增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森林防火有关规定。不违规用火、烧纸焚香、燃放鞭炮,杜绝各类安全隐患,营造平安、环保、文明、和谐的祭扫氛围。
四、厚养礼葬,丧事简办。疫情让我们每个人更加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百善孝为先,祭而丰不如养之厚,要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老人在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厚养礼祭,过“节俭清明”。丰祭不如厚养,孝道重在当下。老人在世时要多尽孝心,照顾好他们的晚年生活。离世祭祀时贵在恭敬之心,自觉摈弃陈规陋习,不搞铺张浪费,不搞相互攀比,不搞封建迷信。
四、弘扬传统,过“文化清明”。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变实地实物祭扫为注重精神传承,通过举办家庭追思会、撰写缅怀文章、重温家规家训等方式来感悟传统文化,教育启迪后人,涵养良好家风,培育家庭美德。
广大市民朋友们,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用文明祭扫的实际行动,播散新时代的文明新风,共同度过一个“平安、绿色、节俭、文明”的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