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植检站站长爱岗敬业事迹材料
尊敬的
朋友:
此篇文章由本站代写老师独家原创写作,版权归代写会员所有,普通vip会员无权查看,代写服务咨询电话:0825-6698000。
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只有爱岗敬业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不断钻研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会为社会、为企业作出贡献。也只有爱岗敬业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栋梁之材,希望所在。在**农村,提起刘洋,农民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人们亲切地称他为“专家朋友”。他常常穿梭于田间地头,传技术,忙指导,带领*县农民走上科技兴农的富裕之路。
自1976年从**农业大学植保系毕业后,他始终坚守植检岗位,十几年的工作经历造就了他过硬的业务能力。1993年前,*县植检力量薄弱,只有*名干部,基层没有配备特约植检员,十分不利于工作的开展。1993年被提拔为植检站站长后,在他的提议下,植检队伍得以发展壮大。目前该站配有植检干部*名、职工*名,各乡镇、村配备特约植检员**名,一跃成为全省县级技术力量最强的植检站。队伍壮大后,他又从抓植检队伍的建设入手,坚持外树形象、内强管理相结合,抓好内部管理,健全制度,造就了一支技术精良、服务优质的植物检疫队伍。在他的带领下,植检站屡获殊荣,个人得到了组织上的肯定。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1995年7月,**市在*县首次发现农作物美洲斑潜蝇,当年全市危害面积仅蔬菜就达14万亩,减产25-60%,危害率高达63%,寄主范围涉及蔬菜和花卉等15科33种。1996年起,刘洋对农作物美洲斑潜蝇进行长达6年的研究,发现了美洲斑潜蝇在夏豇豆和四季豆上的空间格局呈聚集型分布,确立了该虫在植株上的垂直分布规律,提出了准确的田间调查抽样数。研究结果在国家级刊物《植保技术与推广》上发表后,得到了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该项目还荣获2000年度省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度衢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这一成果的推广应用,使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增加了12万亩,美洲斑潜蝇危害率降低50%,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265万元。
“我是农民的儿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奉献自己的一份心、一份力,这既是我内心心底农民情结的回归,也是对组织的信任交一份答卷。”这位献身“三农”30余年的农技专家,就是凭着对党和人民的这片赤诚忠心,生动地诠释了一位共产党人的为农情怀。
雄鹰在风雪中练就坚实的双翅,把追求与渴望写在天空,用翱翔的自由与洒脱来展现自己的坚强,刘洋也正如这群雄鹰一样,激情飞扬,意气风发,他把热情和梦想写在心里,写在拼搏的执著中,只为了坚定心中那份做好农业人的信念。让我们以澎湃的激情,编织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以真挚的情感,和农业事业共同见证彼此的飞扬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