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部部长事迹材料

许多工作是平淡的,许多事情看起来也并不复杂,因此,可能会有一些人觉得每天的工作平淡而无聊,然而,十几年来,**——一名年轻的女大学生,从宣传干事、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到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而稳健地印证着平淡中不同的内涵和真情。

1993年从中文系毕业走出校门时,她被安排到公司宣传部从事政工工作。有人说搞政工的大学生是“进对了大门,走错了小门”,言下之意就是干政工工作没有前途。她却坚信事在人为,用心干就会干好。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样一路走来的。

万事开头难。生涩的工程术语让她觉得自己的专业在工程单位是那么得边缘,但她深知,如果不能融入其中,自己永远就是一个“边缘人”。时逢兵改工十周年庆典在即,领导给她分配了采写反映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报告文学任务,担负这么重的任务,科室的同志都替她捏了把汗。她倒觉得这是一个认识企业、了解企业、熟悉企业的好机会,是一次学习的好机会,她利用各种时机走访老同志,了解施工工程情况,查阅历史资料,很快材料脱稿,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也建立了她对这支具有光荣历史的企业深深的情感。

不久,又一项艰巨的任务落到了她的肩头,处里决定召开政工暨政研会年会,这是全处五年来思想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从讲话稿的起草到每份材料的润色加工,每天她都默默加班至深夜,毫无怨言。由于会议开得很成功,发布的成果很多具有指导意义,四处政研会被总公司评为优秀政研会,她本人被处评为“先进个人”。

2000年4月,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公司首次中层领导公开竞聘中,经过组织推荐、个人演讲、群众测评,她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公司里唯一的一位女部长。从干事到部长,平生第一次意识到领导和群众信任的份量有多重,她迅速调整状态,尽快适应部长岗位要求。以把好正确舆论导向,保持职工队伍稳定,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为重点,细致入微地进行企业思想宣传教育策划,为企业的改革发展“鸣锣开道”。她身先士卒,总是把最艰巨的任务留给自己,以实际行动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带领部室同志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当年宣传部就以超出考核指标近两倍的刊稿数量,获得了大家的认可。通过新闻报道这个宣传企业的窗口,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应,通过深入的宣传引导,在公司机关战略转移搬迁青岛的过程中取得了职工信任并保持了队伍稳定。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这是一场更为艰苦的挑战。面对拥有4000多名职工、50多个项目的大公司,面对人员结构复杂,职工调动频繁,选择使用调配工作量大而繁杂的现实,她迎难而上,提出新的工作标准:凡事坚决按政策办,按公司规定办,不符合政策规定决不能办,能办的事情立即办,办不了的要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基层问题12小时答复制。她要求部室工作人员对公司的人力资源进行一次彻底清理,摸清公司人力资源家底,建立不同专业人力资源档案,做到选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她总是告诫自己,做人的工作一定要严谨细致,业务上任何小小的疏漏都会给写作帮手网基层同志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便和困难;对于职工反映的问题不论事情大小,都要跟踪落实到底,有回音。为此,她从强化人事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入手,加强技术干部队伍的管理,亲自劝说在外务工的技术人员,向他们讲企业持续发展的好形势及不按期回单位履职对企业、对个人造成的不良后果。在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下,原先数次联系都不回单位上班的同志很快都回来上岗,一些回来的技术人员还与她推心置腹地交流技术干部管理的一些想法,使她对企业的技术干部管理萌生了许多新的打算。现在她正着手对公司职工管理制度不尽完善之处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目前已组织修订了公司管理岗位竞聘办法,《管理岗位工资分配办法》、《海外工程项目公司人员管理办法》等,如机关部室领导调换必须竞聘产生,其部门的部员必须同时竞聘,使上挂下连、左右互动机制充分落到了实处,也使靠制度管人、用政策留人的措施落到了实处。

她办事利落、公道,协调能力强,赢得了大家的信服。眼前正是公司“海外”市场的窗口——本格拉项目上场之际,确保人员按期到位对她又是一次考验。接到任务后,她犹如上战场一样,好像有使不完的冲劲,晚上十一点以前就没有离开过办公室,做到了宣传到位,思想发动到位,报名踊跃,推荐及时,定人迅速,短短几天时间里,符合去海外项目的人员已经通知进行体检并办理护照及其他手续,为确保海外项目人员上场做出了积极贡献,也充分体现了她的敏锐与干练。

尽管她到人力资源部仅仅两个来月,但提起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她已是如数家珍,她的目标是创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让企业人才资源充分涌流,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