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部关于非公经济工作总结
近几年来,原红星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规模和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如何团结和凝聚这股力量,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建设事业中巨大作用,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课题。区委统战部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高度关注,通过多措并举,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已深深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融入到社会事业的建设中。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状况
1、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基本情况
红星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截止2019年,全区注册登记的非公经济组织共479户,其中:个体工商户416户,从业人员881人;私营企业63家,从业人员2100人。上规模的非公代表性企业6户(年产值收入500万元以上),分别是:伊春兴业碳酸钙有限责任公司、伊春欧深木业有限责任公司、伊春金瑞森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伊春星顺木业有限责任公司、伊春红旗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和伊蓝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区委统战部协同区委组织部,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党组织全覆盖工作,下派党建指导员11名,切实帮助非公企业扎实抓好“两个覆盖”,发挥好“两个作用”,打造“党建带统战,统战促党建”的工作模式。通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全区共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7个。
从总体上看,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热爱祖国。他们勇于开拓,为我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结构特征
一是年龄结构偏高。以中年男性为主,私营企业主年龄在40至60岁之间,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年龄在25至55岁之间;二是学历层次较低。私营企业主少数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个体工商户经营者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较少;三是收入相对较高。大部分接受调查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收入一般高于社会平均工资。
3、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活动特点
一是社交中自我定位较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创业过程中切身感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使他们在心理上和社交中的身份定位不高。二是富而思进、富而思源。大多数私营企业主认为把个人财产投入企业再生产,能够增加社会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可以为国家、社会多做贡献,这是他们的社会责任。三是参政意识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总体来看,在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普遍活跃,要求参政议政、参与民主监督的热情较高,愿望比较强烈。具体来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参政意识参差不齐,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意识较强,个体工商户经营者政治参与意识较弱。
二、存在问题
1、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充分运用思想舆论工具,通过现代传媒、信息手段,了解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思想动向,宣传党的统战方针政策,营造做好统战工作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红星发布、电视台、政府网站等各类媒体开辟统战宣传阵地,展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先进典型,及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树立其良好的社会形象。大力宣传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方针、政策,让他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的前进方向,与其他社会阶层一起在党的领导下不断进步。
4、做好服务,解决实际问题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给予真诚地服务和帮助,要深入了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困难,在市场准入、融资、职称评定、政府奖励和社会资助等方面提供协调帮助,做好服务,协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宣传报道引导全社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进一步认同,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保护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创造性,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劳动、工作和经营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