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要精准把握所处之“时”、所在之“势”、所属之“局”,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为主题主线,聚焦“争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500亿元台阶,蝉联全省、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荣获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目标,切实抓好党建、统战和人才工作,以更透彻的觉悟、更深远的境界、更过硬的本领、更扎实的作风,全方位提升工作质效,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下面,我就做好全县党建、统战和人才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要把牢“党建引领”方向舵,为县域振兴把脉定调

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高水平推动强县富民,离不开党建引领和保障,必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要厚植核心思维、夯实党建责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好“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总要求,自觉拥戴核心、紧跟核心、捍卫核心。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民生实事亮点,分层分级做好宣传报道,持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要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始终保持“全面抓、从严抓、经常抓”的政治定力,把工作抓在日常,把压力传导在经常,不断提升组织力、执行力。要深耕内化监督、从严管党治党。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不断强化政治监督,常态化开展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不断强化对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切实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要扎实抓好以案示警、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聚焦政策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领域和环节,坚决查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等领域的腐败问题,不断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要畅通工作机制、汇聚党建合力。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研究谋划、督促协调作用,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任务,加强沟通联系和协调配合,紧密结合实际,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一体落实。县委组织部要充分发挥牵头部门职责,加强对全县党建工作的统筹指导、过程推动和日常监督考核,把组织工作同干部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强化结果运用,健全问责机制,切实将各项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县纪委监委要加强纪律监督,坚持问题导向,对党建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和目标考核情况,及时进行跟踪问效。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方法。要持续巩固思想政治基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科学制定年度主体班重点班教育培训计划,注重将统一战线理论政策法规纳入党校教学计划。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教育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在全县统一战线大力营造感恩奋进、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要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引导党外代表人士、民营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统一战线成员,围绕产业发展、项目投资、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调研,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肺腑之言、议发展之论、献务实之策。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开展“百企兴百村”行动,着力打造一批“百企兴百村”示范点,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要深入推进民族宗教工作。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体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并围绕产业发展、智力支援、劳务培训等重点内容制定帮扶计划,推动**飞地产业园建成达效,招引更多企业入驻,切实助推**·红原结对帮扶工作提质增效。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提升宗教教职人员综合素质、宗教团体和场所管理水平,宗教界社会形象”三大提升活动,强化互联网宗教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四要拧紧“人才支撑”总开关,为社会发展蓄势赋能

目前,我县高层次人才总量偏少、结构不优、分布不均,且招引困难、流失严重。对此,我们要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更大的平台,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要加快健全政策体系。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观念,围绕人才“引育留用”各环节,加快完善“**英才计划”具体实施细则,编制形成《*县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逐步完善相应配套措施,推动构建具有**特色的“1+n”人才政策体系。要着力集聚专业人才。聚焦工业经济、项目投资、现代金融、城市规划等领域,研究编制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目录,推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双招双引”相结合。严格落实“编制可用尽用、人才需引尽引”要求,组织发动企事业单位通过“招才引智高校行”、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大力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并用好用活人才专项编制、统筹编制资源,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畅通人才招引渠道。要持续优化人才生态。聚焦做好乡村人才振兴这篇大文章,抓实校地政企“四方”合作,深化“两江四地”区域人才协同发展机制,办好校园招聘、人才大赛等主题活动。探索实施科技项目立项“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深入开展新一轮“梓州英才(团队)”评选工作,抓紧兑现已评定优秀人才激励政策。严格落实《*县乡村人才振兴2021-2025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支持大学生、退役军人、企业家等群体到农村干事创业、大展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