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心向党,建党一百周年”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的演讲主题是建党一百周年,感恩党的领导。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一百年里,中国经历了抗日战争,经历了十年内战,经历了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广场上,用亲切的湘潭话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几十年后的今天,再看影视资料,依然热泪盈眶。我们经历了三大改造、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探索,经历了改革开放。党领导人民,在灰暗的历史隧道中,走出一片光明和坦途。这是我们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
拿到这个演讲主题,我深刻反思自己,我们90后这一代人,对党的感情有多深呢。我们好像很爱国,好像很热血,但对党对国家的爱,总觉得过于浅薄。因为90年代的孩子出生时,国家已经走过了最苦难的日子,百姓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我们享受了幸福,却无法对过去的痛苦感同身受。没有经历,就没有感悟,没有感悟,就无法切身地理解。一个政权,从成立,到历经战乱,再到带领人民走向幸福生活,逐步走向强大,这各种曲折,融入了多少共产党人的血汗。
我们对党的了解和感情,在铅印的教科书上,在黑白闪烁的影视作品里,在学习强国的经典页面上,甚至,在抖音熙熙攘攘,陪着恢弘而吵闹的音乐视频中。2021年,3月18日,就前段时间,我国和美国在阿拉斯加的谈判桌上,面对美国的无端指责,我国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chí)在会议上霸气回应: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就这一句话,我看了十遍,差点落泪。在党的带领下,国家强大了。那些忍辱负重的日子,那些韬光养晦的时光,终于过去了。一个强大的祖国,带给百姓强烈的民族尊严和民族自豪感,这种幸福,让人心潮澎湃,让人热血沸腾,让人热泪盈眶。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90年代出生的这一批人,对这个国家的变迁,深刻的体会,远远不如我父亲那一辈人。我想,一个国家的强大和进步,不仅仅体现在科技、国防、外交场,还应该表现在,老百姓的生活实实在在的变好了。
我父亲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而他的一生,鲜活地展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百姓,生活如何日趋变好。
父亲58年出生,六岁,也就是1964年,父亲入学,在集体经济制度下,开始半工半读。读书,种地,割草,背芦苇,就是父亲的童年。
60年代,百姓的生活是十分艰苦。按照集体分配制度,每家每户按人口分配粮食,但粮食总是不够的。于是,那时候,提出几个口号,父亲现在还记得。闲时吃稀,忙时吃饭小菜半边粮什么意思呢。农闲时候,吃稀饭;农忙时,吃干饭;饭不够,就吃小菜。
父亲说,小时候,如果谁家里有一台自行车,那可下不得地,孩子们要追着自行车跑老远,觉得稀奇。他的童年,也曾幻想过,有一天,是不是也能骑上一台闪闪亮亮的二八杠。可能还幻想,能载着心爱的姑娘,骑着心爱的二八杠,骑过田野和山岗。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作为教师,我时刻感受到的来自国家,来自党,来自习主席的伟大号召和关怀。习主席曾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全党全社会,都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想,在这建党一百周年的伟大时刻,我们全体老师,乃至社会上千千万万的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都应该了解党,感谢党,感恩党带给我们的安全感,民族尊严,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要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党的不易,国家的不易,然后,回到自己的生活,做好自己的工作,付出自己的力量,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好书,育好人,做好自己手头的一份事业,不负国家,不负党。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