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党建思考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不仅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机关党的工作的重要任务。如何用创新的精神构筑和谐非公企业,全力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组织对非公企业的有效覆盖,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工商系统在着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此,本文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实践提出几点看法供商榷。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非公经济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很快,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党员队伍也不断壮大,总体上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地方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及党员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因此,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核心,以增强党组织服务生产经营和团结凝聚职工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从这一认识出发,**工商系统在开展非公经济党建工作中,力求正确理解、把握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内涵,提出非公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要发挥教育、协调、促进作用,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党的建设与经济共同发展。
一要准确把握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定位,营造“五个亮点”。即:摒弃“就党建抓党建”的陈旧思维,明确“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思路,使党组织真正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群众组织的领导者、各方合法权益的协调者。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要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党的建设和非公经济发展的接合点;把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非公企业党的思想建设的切入点;把做好业主和员工的团结纽带工作作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的立足点;把坚持非公企业的开办与党建工作同步规划作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高起点。
二要准确把握非公经济组织实现地位、发挥作用的指导原则,做到“三个结合”。即:对党组织活动和职责坚持硬性规定与软性诱导相结合,以软性诱导为主;对企业的影响坚持直接手段和间接手段相结合,以间接手段为主;坚持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地位、作用发挥与党的整体利益至上相结合,以党的整体利益为主。
三要明晰思路强化作用,树立“服务、促进、引导”的观念。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和企业自身的发展是相伴相随,相互促进,息息相关的。党建工作应树立“服务、促进、引导”的观念,把切入点和着力点放到支持和促进企业经营和发展上来,寓党建工作于企业生产经营和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党员在生产、科研、销售等方面的表率作用和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激发热情,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高职工思想文化素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良好企业形象;通过领导并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作用,积极协调劳资关系,既保护业主正当的合法的权益,又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地位,实现企业发展、劳资双赢。
二、体现特征,健全制度,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的内在需求来推进党建工作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方法。当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摆脱传统党建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
1、切合实际,体现特征。当前,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在数量上无上级主管的企业占多数;二是在运作机制上市场化特征鲜明;三是个私企业党员具有很强的流动性。针对以上特点,结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实际,提出了“服务、促进、引导”的党组织功能理念,在开展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中注重正确处理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政治保证作用和尊重经济规律,营造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探索工作的抓手、载体,形成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着重在提供服务上下功夫。如,在私营企业党员中开展“我是企业一员”活动,增强了私企党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激发了党员的创业热情,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共赢局面,社会效果显著。
2、健全制度,明确职责。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美各项组织制度和活动制度,注重规范建设,是引导其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保障。如建瓯市工商局个协支部和建州支部党组织建立后,该局党总支着重从建立党组织制度入手,先后制定了党总支书记职责、党总支主要职责任务、党总支民主生活会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各支部也因地制宜制定了符合自身情况的工作制度。实践证明,个私经济党建工作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党组织的工作质量,使个体经济党的建设逐步向规范化轨道迈进,促进了个体经济党建水平的提高。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要进一步加强个私企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个私企业党员生产经营任务重,如果按照国家机关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开展活动,显然难以做到。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活动要以不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为前提,结合企业的经营特点,利用工作空隙和业余时间开展党的工作和党的组织生活。如开展党员电教工作,一般是安排在下午,这对于企业党员来说,按时参加有较大困难,组织部门在安排电教活动时可对个私企业党员的电教活动作特殊安排,以便其参加。
四要进一步拓宽党建内容。把党建与社区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鼓励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城市管理中,通过为周围的群众服务增强党员的宗旨意识和党性意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丰富载体,开展灵活多样的党建活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活动要努力做到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的创新,在“有利于党内生活、有利于员管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原则下,开展业余、小型、多样的党组织活动,通过明确活动主题、制定工作标准、树立先进典型、抓好考核、加强分类指导、突出阶段重点,有效强化了党员的党性意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五要正视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特殊性,不搞一刀切。特别是在党建工作评先时,应考虑到非公经济党建工作与机关单位党建工作的差异,制定不同的评先标准,以鼓励非公经济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