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管理调查思考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离退休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对离退休老党员的教育管理,始终保持离退休党组织和广大老党员的先进性,是新形势下提高党员队伍建设整体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和稳定的重要课题。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离退休老党员的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截至**年6月,**县共成立离退休党支部13个,共有离退休党员2460余人,占全县党员总数的9.6%。面对新情况、新任务,**县委采取有效措施,从改进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入手,切实加强对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健全组织,实现离退休党员老有所管。针对离退休党员在与党组织的联系上存在着不经常性、不固定性的特点,**县委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活动”的原则,组建合理的、独立的离退休党支部。截止目前,全县已在建设、教育局、供销等党委建立离退休党支部13个,并配齐配强了离退休党支部班子,使全县2460名离退休党员虽然离职、离厂,但不离党,基本实现了老有所管。

2、创新形式,实现离退休党员老有所学。为使离退休党员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县委加大投入力度,仅去年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就建立了12个离退休党员活动室,并分别为其配备了电视和vcd等电教设备,订阅报刊400余份,为开展离退休党员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各基层党组织分别结合各自实际,在每月确定一天为离退休党员“活动日”,组织广大离退休党员进行学习。

3、搭建舞台,实现离退休党员老有所为一是聘任离退休党员到相应岗位任职。**年,县委在全县的离退休老党员干部中选出了30名非常有党建工作经验的老同志作为县委党建特派员,进驻非公有制组织开展党组织建设。二是在社区离退休党员中组建理论宣讲组和治安巡逻队三是发挥离退休党员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四大员”(辅导员、报告员、咨询员、帮教员)作用。他们定期深入学校、街道、乡村,开展“科技致富奔小康”、“公民道德养成”教育及资助贫困儿童读书”和“老少结对共建”等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4、活化载体,实现离退休党员老有所乐。**县委充分发挥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和离退休党支部活动室的阵地作用,结合老党员的爱好、兴趣,分别组建了以离退休党员为主体的门球队、合唱团、秧歌队等,并利用国庆、“七一”等重大节日举办离退休党员书法、合唱、棋牌、球类比赛等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离退休党员的生活得到充实,知识得到更新,性情得到陶冶,力量得到凝聚,实现了老有所乐。

5、完善服务,实现离退休党员老有所养。**县委除在政治上关心离退休党员,还注重在生活上关心照顾他们,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县委每年都在党费中拨专款慰问贫困老党员,各基层党组织也在每年的春节为离退休党员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对生病住院的老同志,党组织及时安排人员看望,定期为离退休党员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党组织的关心和照顾,使离退休党员们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1、改进组织设置,构建老龄党员组织建设新模式一是凡就地安置仍归原单位管理的离退休人员中的党员,原单位的党组织应将他们编入相应的支部,定期过党的组织生活。有条件的,单独成立离退休人员党支部。党的关系已转街道或乡镇党组织的,街道或乡镇党组织应将他们编人相应的支部,并组织他们过党的组织活动。二是居住地离原单位较远的离退休党员,党组织可根据情况,将他们另编小组或支部,由党委指派专人负责联系;也可与居住地的街道党委联系,平时在街道参加活动,定期回原单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2、创新工作方式,形成老龄党员教育管理新机制一要创新学习教育机制。问卷调查反映,55%的离退休党员要求教育的内容要具有广泛性和教育方式具有多样性。学习内容要在确保广大老党员政治思想的先进性的基础上,根据老党员的特点设置课程。学习方法上要坚持集中学和分散学相结合、专题辅导和体会交流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参观考察相结合的“三个结合”。学习载体上要积极创造条件,满足老党员的学习需求。如设立老党员电教播放中心、创办老年大学等。同时要开展合适的组织活动,增强离退休党员的参与意识。二要创新管理机制。要建立专人联系的双向沟通机制。各党组织都要明确一名在职干部党员作为老党员的“联络员”,定期上门为他们上党课,适时通报本地本单位的大事。坚持做到政治上送营养,生活上送温暖,思想上常沟通。二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考评激励机制。针对老党员角色的转换,提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考核内容,增强对老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监督考核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每年定期对老龄党员和关爱老龄党员党支部进行一次考核,开展一次创优评先活动,对认真履行职责的支部书记和表现优秀的老龄党员,给予表彰和奖励。三要创新活动载体。要从离退休党员的实际需要出发,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一些适合离退休党员特点的活动。要建立离退休党员活动中心,成立“党员之家”,为离退休党员学习、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和氛围。要针对老年人晚年的生活特点,及时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积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3、合理设定职责,探索老龄党员发挥作用的新途径。要根据离退休党员的身体状况和个人的特长及兴趣爱好,按照“力所能及、优势互补”的原则,赋予老龄党员当好“四大员”的职责。一要当好青少年的辅导员。动员身体较好的离退休老龄党员100%参加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引导青少年,帮教后进青年。二要当好社会治安的督查员。各老龄党员党支部要专门设立社会治安督查组,负责监督辖区派出所治安管理工作。三要当好社情民意的调查员。根据老党员熟悉基层、熟悉群众的特点,组织老龄党员深入居民走访调查,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掌握社情民意,并在第一时间向党组织反映,使基层百姓与党组织反映群众问题及意见建议及时得到处理和落实。四要当好热点难点问题的协调员。发挥老龄党员威望高、经验丰富、群众信任的优势,发动老龄党员在推进城市化、查处违建、社区换届、劳资纠纷处理等工作中主动承担协调员,较好地发挥“润滑剂”和“推进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