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管理思考

社区党员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一支生力军,对促进社区建设、发展、稳定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推进社区党建工作深入发展过程中,如何加强对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当前社区党员教育管理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努力探索新途径、新对策,对促进社区党建的深入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我市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

1、夯实基础,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的组织网络

根据城区居民居住区的实际情况,现有社区居委会17个(其中村居合一的2个),城区社区居委会15个(金城镇13个,开发区2个),居住人口13.8万人,社区党员数657名,设立党支部13个(其中联合支部2个:北门社区和北园社区;愚池社区和花街社区),党小组24个,基本达到“一居一支”的要求。负责党支部和党小组的工作者90多名。

2、把握主题,创设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活动形式

各社区党组织根据党员组织生活要求,定期开展组织活动。一是完善教育管理制度。社区党支部在有限的活动场所上,狠抓了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和完善《社区党员教育制度》、《社区党员管理制度》、《社区党日活动制度》等,创建了三个社区党校,能基本上按制度要求,开展“”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二是创设教育管理新模式。在党员教育管理上还创设了“一证两卡”的教育管理模式,极大的加强了社区党员平时的教育管理。三是丰富教育管理的新内容。从**年起,社区党支部根据市委组织部下发的《关于开展创建“五有”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活动的意见》,明确了创建方案,制定了创建计划,不断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做到月月有学习,季季有目标,年年有考核。各社区在这基础上不断丰富党员教育管理的活动内容,创新新的活动载体,做到常规教育活动与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在教育活动的形式上主要分以下几方面:一是党员集中学习。每月十号组织社区全体党员集中学习,以上党课的形式,主要内容以上级文件及有关会议精神为主,并将电化教育穿插其中。二是组织党员自学。在每月十号的集中学习中,缺会的党员由党支部把学习资料发给党员自学。有时还在一个月中旬或下旬,党支部编印一些学习资料发放到党员手中,并要求党员写好学习心得上交党支部。三是书本学习与服务社区相结合。当党员在集中学习和自学中感到各枯草无谓的时候,社区结合学习,组织他们参加社区的服务活动,如组织党员在学习中,前一段时间集中学习文件、会议精神,后一段时间组织党员参加社区的卫生打扫、帮助社区内的弱势群体、开展好事实事竞赛等,寓教育与服务社区群众于一体。四是加大党员发展力度。各社区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的八项制度,克服社区人员流动快和培养积极分子难度大等困难,不断加大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力度。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从社区工作者队伍和社区进步青年中发展新党员。近两年,全市社区就发展新党员13名。

对居住在社区、组织关系不在社区的在职工党员,社区党支部能按照市委组织部下发的《关于在在职党员中开展“我为社区添光彩”活动意见》的精神,建立了《社区在职党员联系卡》,加强了在职党员的工作时外的教育管理,在社区在职党员积极发挥作用上作了有益的探索。

3、抓住载体,发挥党员教育管理的服务效能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抓好党员的教育管理最终落脚点是使社区党员更好为社区和社区群众服务。因此,各社区党组织充分创设服务载体,为党员搭建好服务群众的舞台。广泛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社区党员好事实事竞赛”“我为社区困难群众献爱心”等主题活动,组建各类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社区管理上,充分考虑由党员担任各楼幢小组长,发展他们的带头模范作用。在全市性工作上,特别是“三城同创”、打造“绿色社区、平安社区、文明社区”等方面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纳凉晚会、社区文艺晚会、文体比赛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强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还发挥社区内的各类团体、协会中党员的带头组织作用,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健身舞蹈、太极拳、木兰拳、木兰扇等健身活动。

二、当前社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但随着社区的不断扩大,外来人员不断增多,特别是企业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各社区居委会的党员数量骤增,按照企业退休人员将纳入社会化管理规定,这将加大了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的难度。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与形势的发展和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问题和原因如下:

1、部分党员意识淡化,纪律观念松驰

社区党员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一支生力军,对促进社区建设、发展、稳定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社区党员队伍中出现的几种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有的离退休职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减退,党性意识淡薄,对自己要求放松;二是部分老党员对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感到困惑,对党的信念发生了动摇,甚至有极个别的党员还提出退党要求;三是有的在职党员在社会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个别在职党员在单位是先进分子,在家庭、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不佳,影响了党在居民群众中的形象;四是部分下岗失业党员片面追求个人利益,淡化了党性观念。五是社区的流动党员较多,且都是来自四面八方,流动性大,一部分流动党员不愿表明自己的身份,不重视自己的政治身份,有的流动党员认为,党员称号只是个政治荣誉,在经济活动中主要是靠本事挣钱致富,公开与不公开身份无所谓;还有的流动党员认为,公开了党员身份,在经营活动中容易束缚手脚,致使有的流动党员为了个人利益,规避党组织的监督、约束,隐瞒自己的党员身份

2、社区工作者队伍不稳定,专职化、专业化尚未形成

一方面社区党建工作者队伍尚不稳定。主要体现在。(1)在居委会工作者中一部分由镇区下派的;一部分是从社会和大中专毕业生中聘请的;一部分是原工作人员保留的;还有一部分是从行政村中择优聘请的。他们中大部分人员是暂时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将社区岗位作为临时过渡的,当其有了更好的工作环境、更优厚的工作待遇时,便另谋高就。(2)待遇低,难留人。现我市社区工作者中除由金城镇、经济开发区机关工作人员专职或兼职所享受的待遇以公务员和机关干部为标准外。其他聘用的工作者一般在每月500—700元不等,这部分人报酬待遇较低,无保障。(3)养老保险等后顾之忧还未来得及得到解决。(4)部分居委会工作者无法胜任社区党建工作。

另一方面社区工作者超负荷工作亟需减负。多年以来,居委会工作人少事不少,也可称得上“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工作者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行之中,常年性工作多、阶段性工作多、季节性工作多、临时性工作多、报表台帐多等是社区工作的特点。特别是近年来创建活动频繁,各种检查、各类台帐,往往陷他们于应付事务中,对党建工作投入的时间、精力相对要少。

3、社区基础建设薄弱,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陈旧

我市社区党支部基础建设还较薄弱。社区党支部普遍存在办公场所不足的问题,且参差不齐,差距也较大。在设备上,虽然党员电化教育播放设备较健全,但教育的其他资料还很不够,特别是在各类书籍和电教片还不能满足教育需要。在活动经费上,虽然市政府每年下拨一部分经费,但只是杯水车薪,且这部分经费主要是用于社区行政人员的工资等,党建经费来源还没有明确规定,活动经费缺口还较大。大部分社区居委会还是依靠共建单位的赞助费,以满足社区工作开展的需要。

三、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路及对策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一是围绕“服务社区、服务群众”工作,实行社区党员定岗定责。根据建设和管理的需要,结合社区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分别设立了政策宣传、治安巡逻、便民服务、民事调解、法律咨询等岗位,党员根据个人特长自愿择岗,定期为社区提供服务。通过“红袖章在社区闪光”、“诚信服务”等活动,把广大居民群众也吸引到社区创建工作之中,有效促进了社区创建。

二是推进“结对共建”工作,深化“我为社区添光彩”活动。围绕“管理出成效、群众得实惠、组织有活力”的目标,开展社区党组织与各机关党组织、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的“结对共建”活动。促进社区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社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驻区单位及结对共建单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进一步深化在职党员“我为社区添光彩”活动,在实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的基础上,根据各在职党员的特长,本着“自愿、业余、小型”的原则,组织党员开展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将发挥在职党员服务社区的作用与对在职党员的监督管理结合起来。

三是抓好“五有社区”创建,实现“六心社区”工程。紧紧依托“五有社区”创建活动,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作用,开展好“下岗党员带头就业、党员带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双带”行动;建设好“党员自愿帮困基金”、“阳光基金”、“资助银行”等党员帮困活动;组织好老年歌咏队、戏曲班、木兰扇、腰鼓队等社会团体队伍的社区文化活动;发挥好“退休不退党”、“离休不离岗”老党员的“法制教育、民事调解”、“社区联防、后进青年帮教”、“文明社区创建、业余文化教育”等作用;实行好“以外治外”的外来党员做社区工作的协调员、沟通群众思想的联络员、群众生活纠纷的调解员、外来人口形象的示范员等活动。真正实现“党建贴心、服务热心、管理称心、文化欢心、治安放心、环境舒心”的“六心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