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民办学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兴的一种社会组织。目前,*县有民办学校*所,教职工*多人,其中党员*人,学生*0余人。如何在民办学校中建立党组织,扩大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当前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县委组织部在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在民办学校开展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如何在民办学校中开展党建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机构设置不健全,党组织覆盖面不广。13所民办学校中建立党支部的只有1家,覆盖面只有8.3%。二是抓党建工作乏力,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不想抓,不愿抓。三是领导工作不到位。县主管部门缺乏统一指导,机构不健全、对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没有专人负责,出现“空白”点。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办学校“私有”性质的影响。管理权、使用权都是个人说了算,不能由党组织决定调配党员、干部;有的党组织负责人以“打工者”自贬,认为“端人家碗,受人家管”,有自卑感;有的党员认为自己是临时聘请的,什么时候人家不要了,就得卷铺盖走人。有的党员受雇佣思想的冲击,心理上产生倾斜,理想信念淡化;有的产生埋怨情绪,认为入党时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现在却为“个人老板”的利益奋斗;有的对自己的“雇员”身份无可奈何,感到党员牌子响亮但不值钱,思想开始滑坡;有的党员对自身要求不严,混同于一般群众,工作环境变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认识上的偏差。有的同志认为民办学校属个人所有,他们只要在国家允许和政策范围内组织管理,没有违法乱纪行为就可以了,开展党的工作没有必要;有的同志怕在民办学校中开展党的工作,同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对立起来,担心开展党建工作会引起反感;还有的对党在民办学校中究竟发挥什么作用认识不清,导致行动上停滞不前。三是党组织工作方法落后。不能主动适应新经济基础的客观变化和新社会组织的特点调整工作重心,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有的仍然照搬照抄传统的党建套路,局限于开开会、学学文件、念念报纸、讲讲党课等,内容显得乏味,方式方法没有新意,缺乏吸引力。
二、精心组织,强化管理,积极探索在民办学校中开展党建工作新路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带动建设,共同发展。切实做好以党建带动工会、共青团建设,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在新实中学、丰溪中学等率先成立党支部的学校相继成立了工会、共青团组织,通过以党建带动群众组织建设,以群众组织建设服务于党的建设,紧密配合,协调开展,促进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协调,齐抓共管,形成稳定、规范的党建工作网络
*县委组织部通过多方协调,齐抓共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呈现出蓬勃生机。一是转变观念,提高了认识。通过党建工作的开展,使广大教职工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认识有了明显提高。绝大部分教职工认识到在民办学校中建立党组织,不仅可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而且可以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同时也是民办学校自我发展的需要。二是形成了党建工作网络。通过在民办学校中开展党建工作,使党组织覆盖面达到100%,消除了“空白”点。同时,通过党组织活动的开展,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加强了党性锻炼,起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民办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保证了方向。通过建立党组织,既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中的贯彻落实,也保证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既提高了民办学校的经济效益,又考虑了社会效益。如赢洲学校,刚办校时学生只有200来人,难以聘请到素质好的教师,由于坚持了正确的办学方向,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校规模也翻了一番。四是加强管理,提高了队伍素质。通过建立党组织,对党员进行党性观念教育,开展“”活动,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破了“临时”思想和“低人一等”的观念,增强了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广大校职工中开展“学、赶、超”,“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等活动,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五是带动了工会、共青团等群众团体工作的开展。如新实中学,广大团员青年通过开展“争先创优,创全县一流”的竞赛活动,学生成绩有大幅度提高,有30多名学生要求加入团组织,2名教师要求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