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保持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先进性的实践与思考

慈溪市现有农村基层党组织1776个,其中党委23个,党总支204个,党支部1549个,共有党员32849名(不包括3个街道所属党员)。近年来,我们按照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部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一、近几年我市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显著特点

党员队伍建设历来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近几年来,我们立足慈溪“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大提高”的实际,把调整、创新作为基层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的两大主题,以调整求适应、以改革求发展,积极探索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新路子,推行了党员发展“四制”、党员管理“四定”、党员教育“四个一”等办法。

(一)实行“四制”,完善党员发展机制一是“责任制”。市制订了党员发展规划,各基层党委制订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出台了“连续两年不发展新党员的党组织,取消各类先进评选资格”的规定。试行了发展党员质量考核制和违规发展责任追究制,1998年以来,及时查处不符合规定、主观故意或过失造成不良影响的有关事例25件。二是“推优制”。采取群团推荐、党员群众推荐和联村干部推荐,“学”、“议”、“考”、“评”结合,择优培育建党对象的方法,建立了一支3000名常数、质量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三是“公示制”。申请入党须经过三次“公示”,即建党对象确定前公示、支部大会讨论接收前公示、预备期满转正前公示。四是“双重考察制”。对审核发展对象,上级党组织既到其工作地党组织考察,又到户籍(或居住)所在地党组织考察。

通过把好“发展关”,近几年来全市新发展党员的政治素质、年龄文化等结构有了明显改善。去年全市共发展新党员1302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330名,占总数的25.3%;35岁以下的864名,占总数的66.4%;女党员432名,占总数的33.2%。

(二)实施“四定”,改进党员管理监督机制一是组织设置定位管理。全市行政村区划调整后,及时升格行政村党组织,至今,全市共有191个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并按行业(或地理区域、或作用发挥)分类设置了下属党支部、党小组;创新了新经济领域组织设置模式,依托工业园区、商会、行业协会构建新型组织网络;探索了“支部建在车间上”、“支部建到家庭、农户”等做法。二是教育活动定期管理。各基层党委利用党校阵地每年对党员普遍轮训一次。各党支部每月一次组织党员教育活动。三是外出党员定人管理。实行外出党员登记、定人结对联系、定期汇报和年终考评制度,外出党员集中的地方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四是作用发挥定量管理。根据党员的职业和年龄特点,把党员的权利、义务、职责具体化,建立了一套党员作用发挥的百分制量化考评体系。新浦镇实施了党员信用管理工程,以监督制约和发挥作用并重,制订了五大块、二十五条考核指标,明确了具体的分值,采用记“两头”办法,对党员平时表现进行正负积分,定期在党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结果运用同信用贷款、职业推荐、外出考察等表彰措施和处置不合格党员等制约措施挂钩。胜山镇还立足家庭,探索了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职的做法。

(三)实现“四个一”,规范党员教育机制一是有一块阵地。按照“规范、节俭、实用”的原则,各党组织至少建立一个规范化活动室。活动室参照统一样式布置,并建立规范化的电教播放点。条件好的单位配备电脑,开展了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人口规模3000人以上或党员人数超过100名的村,建立规范的村级业余党校。全市有70%的村建起了业余党校。各行政村还不断拓展、延伸教育阵地,全市建立了1200个家庭电教播放点。二是有一支讲师团。各镇、街道组建了由党政班子成员、优秀年轻干部、老党员、先进人物组成的讲师团。有的还邀聘市级部门及市内外专家教授作其成员。全市三分之一的村也组建了村级讲师团,其成员主要由村党组织成员、老党员、先进人物和联村干部组成。三是有一个教育计划。制订党员教育三年规划、年度计划及月度安排。教育计划既上墙公布,又印发到全体党员。教育注重“学、听、看、谈、做”的结合,突出形势教育、先进性教育、警示教育和素质教育。四是有一套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组织生活、定期教育、考核激励、日常管理等制度。

与时同时,我们采取评议定性化、考核公开化、处置制度化的做法,坚持一年一次的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明确了后进和不合格党员的七方面标准,规范了“出口”机制。

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教育发展管理机制,相当程度上唤醒、强化了党员的先进性意识,一定程度上纾解了党员作用难发挥、先进性难体现的状况。广大农村党员立足“在思想觉悟上优于普通群众,在致富技能上优于普通群众,在工作业绩上优于普通群众”的目标,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争做发展的带头人,群众的贴心人,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呈现出一些新特点,集中体现三个方面:一是领域不断拓宽。广大农村党员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他们搞承包,干个体,闯市场,为私企老板工作,创财富、拼经济、传帮带,足遍天下,涉及各个领域。据统计,全市农村5923家私营企业中,业主是党员的有627家。二是形式不断更新和完善。“党员志愿者”、“党员责任区”、“党员联系户”、“家庭教育点”、“党员示范户”等是近几年党员教育管理中探索出的实践形式,较好地解决了新形势下农村党员发挥先进性的着力点和抓手问题。三是主动性明显增强。通过强调党员的主体意识,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激发了党员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克服盲从、跟风现象,广大党员积极参加村级事务的管理,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使农村基层组织的思路更开阔,措施更完善,工作成效更显著。

二、当前保持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先进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几年来,我市的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有些深层次问题,我们还刚刚破题,有的还没有破题。当前,慈溪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四大”为基本特征的新阶段,同时也是社会关系和组织结构急剧变化、调整、重组的阶段,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问题无疑会面临新的挑战。

从总体看,全市农村党员队伍的情况是好的,体现了共产党员应有的先进性。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农村基层党员队伍中能体现先进性的约占52%、能较好体现作用的约占20%、不能体现的约占25%、存在严重问题的约占3%。党员队伍建设与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是两个不同的命题。党员队伍整体是先进的,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则侧重党员这支队伍先进性的质量问题。就先进性质量来讲,还存在“三大落差”。

(一)观念上有落差,定位认识上存在“三个滞留”一是滞留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许多党员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够准确,还按照计划经济时代的要求来思想和行动,把党章规定的基本要求混同于先进性要求。对千名农村党员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能够正常参加组织活动、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说落后话、不干坏事,就符合了党员先进性要求的占76%。二是滞留在原有的领导模式上。按照新的历史条件的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依据“总揽不包揽,正位不越位”的原则,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但是许多党员的思想观念跟不上、不适应,认为“党就是一切”,“党叫干啥就干啥”。三是滞留在对党员先进性的片面理解上。许多党员对先进性的理解停留在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而忽视先进性的能力、行动和实绩。千名农村党员问卷调查显示,85%认为能力和实绩不是评判党员先进与否的主要标准。但在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则往往以能力作为评判的标准。

(二)能力上有落差,实践修养上存在“三个欠缺”一是认知能力欠缺,保证不了先进性。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不断与时俱进,理论不断创新,方针政策不断发展,但是许多党员学习能力欠缺,主动获取新知识不够,思想观念无法适应形势的变化,影响了分析形势的能力、把握大局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主动参与竞争的能力。二是身体力行欠缺,体现不了先进性。千名农村党员问卷调查表明,41%的党员认为践行先进性特别是带头致富作用发挥不够。从全市农村面上情况看,也存在三大问题。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以完善党员的主体机制为基础,构建透明开放的工作系统,激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确立党员主体机制,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根本动力,也是保持先进性的一个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权利保障机制。切实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进一步落实党员议事机制和联系党员机制,逐步推广党员听证会和民情恳谈会等制度,认真落实和保障党员的权利。强化各级党代会权力地位,实行党代表常任制,健全和完善党代表选举制、弹劾罢免制及任期制,使之真正成为代表基层广大党员民主权利和意志的专职代表。二是要畅通监督机制。完善和推广党务公开制度,扩大党内事务公开的程度。疏通党员民主监督的渠道,开辟更多有利于党员监督的“直通车”,如党员热线、部长信箱、网络民情等,使党员的意见、批评、检举、控告、质疑、评议等,顺畅上达,规范处理。三是要建设关爱帮扶机制。加强对党务干部的培训,提高党务干部的待遇,研究探索对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激励机制。探索党员服务中心制度,为党员解决实际问题,畅通服务党员的绿色通道。实施“双向培养”工作,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努力建设仁爱温馨、和衷共济、凝聚合力的组织。

(三)以改革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为保障,找准科学高效的功能定位,为党员保持先进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党组织对于党员教育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党员先进性的保持。党组织在功能定位上要实现两大转变。在管理上,要实现由技术性管理为主向以指导性管理为主的转变。过去,我们长期局限于技术性的党务管理方式,如党员的审批、评比、奖惩、调整组织关系等为主,现在应向督促、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指导性管理方式转变,完善党员学习教育、量化考核、评比先进等制度。在教育上,要实现灌输教学、数量教学向按需施教、质量教育的转变。注重运用如电教设施、电子技术、网络信息等现代技术探索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整合社会教育资源,采用远程教育网络等先进手段拓展阵地。加快教育培训体制改革步伐,建立由党组织、社会团体、民间机构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主体,促进培训事业向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四)以创新党员作用发挥机制为重点,健全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为党员保持先进性搭架有利平台。要使党员感到发挥先进性也可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必须探索作用发挥的有效机制。一是舞活机制的“龙头”。要把党员先进性的标准分类、具体化,对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党的十六大修改了党章,明确了党员标准,这是对6600多万名党员的共同要求。要做好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工作,还应根据不同群体党员的不同特点,确立具体的先进性要求。鉴于农村党员行业分布、工作性质等的不同,可把农村党员大致划分为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党员,村干部党员,企业厂长(经理)党员,企业职工党员,务农党员,流动党员,老年党员六类。二是创设推动“机制”运行的载体。党组织在教育引导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要注意搭建各种舞台,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条件。在立足当前实际的基础上,选准一个有特色的长项目,并围绕这一主题分层次分阶段地设计活动,不断推动和深化主题。要着力搭建“帮带”联动舞台、典型示范带动舞台、载体推动舞台,大力实施“政治帮带”、“知识帮带”、“致富帮带”工程。三是健全机制的“骨骼”。要坚持激励和监督并举的原则,建立“实际、实用、实效”的指标体系,把党员发挥作用置于群众监督之中。如把党员的作用发挥情况纳入党员信用管理体系,实行量化管理,结果计入年度考核,并作为评比各类先进、享受待遇、提拔干部等的重要依据。优化党员队伍的吸纳机制,严格把好党员入口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