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党性分析报告

加强党性锻炼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也是党员的一门长期必修课。这次到党校参加县委书记研修班,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党性修养和锻炼机会。在党校学习期间,我坚持做到从领导到学员、从工作到学习、从家庭到学校“三个转变”,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党校纪律,自觉执行学员管理各项规定,认真学习、静心研究,努力完成了学校安排的理论课程、党性教育专题课程等学习,使自己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触动,灵魂受到了深刻的洗礼,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现将个人党性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党性锻炼少,理论学习不系统、不深入

通过在党校静心学习,我感到平时的学习还是不够全面系统深入,主要表现在所学内容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满足于参加县委中心组学习,个人自学存在时紧时松现象,甚至以工作繁忙为由为放松学习开脱。

(二)深入基层少、关心群众少,群众观念树得不牢

自认为情况比较熟悉,对基层的事情也比较了解,所以思想上逐渐产生惰性,对下基层调研重视不够、安排不多。比如,全

县还有不少村没去过。有时即使去了,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缺少与群众的沟通交流,致使调查研究走了形式、走了过场。

(三)重显绩、轻潜绩,缺乏久久为功的定力

在思想上过于注重上级评价,对考核评比的工作看得就重、抓得就紧,而对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做的不够。比如,县城建设和管理,关注度和投入的精力、财力都不够,导致有些基础设施滞后、欠账较多。再比如,在招商引资上,有项目冲动,有投资“饥渴症”,有的项目没有经过科学评估、严格把关和审慎决策就签了约、进了地,造成个别项目长期停产半停产,或者投产了也没有多少效益,形不成税收,带动不了就业。

(四)工作中习惯于平面推、一般化,缺乏精益求精的意识和敢于担当的精神

工作中常按照老框框、老套路,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缺乏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拼劲。比如,对发展不够、动力不足、效益不高的问题正视不足、研究不够,以至于近年来新项目少、战略支撑项目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缓慢,装备制造业产品层次偏低,两个园区硬件建设和沿线环境有待改善,园区税收贡献率偏低,等等。

(五)党务方面虚功多、实功少,抓班子带队伍不过硬

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视程度不高、投入力度不大,特别是对软弱涣散的后进农村支部,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细致的研究。目前全县仍有后进村,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在干部教育管理上,有“好人主义”思想,对一些干部违背原则的事,态度不坚决、处理不果断,纵容了一些人的错误做法,使歪风邪气在个别单位和干部身上没有得到及时纠正。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深刻反思检查上述问题,深挖其根、深剖其源,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始终把发展做为第一要务,叫响“发展、发展、再发展”的口号。大力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园区扩容、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行动,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活跃全局。始终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坚持下基层接访和公开接访,耐心接待上访群众,全力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加大民生工作投入力度,确保谋划的民生实事逐一落实到位,让群众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始终严于律己,保持清廉本色

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增强严于律己的行动自觉,充分发挥“班长”的表率作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以党纪党规约束自己,不摸高压线、不碰警戒线,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良风气,切实做到自己清、家属清、亲属清、身边清,时刻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志,在全县营造一股清正之风、清廉之风、清明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