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系统非公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我来自**县**局,现任局党委办主任兼工会主席。
掐指算来,本人工龄**年、党龄**年,从事党务党建工作也有**个年头了,联系市县级非公经济党建示范点与联系点,负责商务系统党建工作。
很荣幸,也很惶恐,作为非公党建指导员的代表,现就在引导、指导与参与非公党建的一些做法,谈谈一点肤浅的体会与认识,或许会拾人牙慧,落入窠臼,老调重弹。
不妥之处,还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商务系统现有党总支*个、党支部**个。
从组织结构来看,是由原商业局、外贸局和物资局“三合一”组建的;从经济结构看,既有机关事业党组织,又有非公经济和改制企业党组织;总体结构看,非公经济的党组织数、党员数、员工数均占居“大半壁”江山。
我联系的三个党建示范点与联系点均为商贸服务业、股份制民营经济,组织建制为党总支,党员比例偏少(不足4%),员工队伍庞大,企业员工文化程度、年龄普遍适中,一线员工女性居多,发展空间较大。
由此可见,一方面,组织层次多样、党员结构复杂、公私所有制并存,构成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另一面,非公经济组织在组织结构与党员构成、职工人数上,显而易见地占处主导地位,非公经济党建因此又成为重中之要。
欣慰的是,企业运营良好,资金实力雄厚,员工队伍庞大,又给策划开展活动提供了坚实的人力支撑与广阔的施展空间。
二、主要做法
(一)因企制宜,条分缕析“五化”现象
“成功的道路只有一种,而失败的原因却千差万别。
”多年来,针对非公经济党建中曾有的参差不均、良莠不齐、发展失衡等不良现象,本人通过切身体会与深入探究,分门别类、由重及轻地甄别为“五化”顽症,程度不同地显现为白纸化、边缘化、二元化、神圣化、静态化现象,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当前非公经济“双强六好”的目标理念。
一是白纸化,呈现为“白薄弱”的特征。
集中表现为“白茫茫一片”,啥都没有;党建基础薄,啥都没干;工作能力弱,啥都干不来。
国有改制企业党员居住分散、年龄老化、组织涣散,现象表现极为明显。
二是边缘化,表现为“靠边站”的特征。
在强势的经营为主与效益优先面前,党建工作成为“右倾路线”,被束之高阁,闲置一隅,袖手一旁,这曾在大多数非公经济组织中表现较为突出。
三是二元化,表现为“两张皮”现象。
党建与企业建设发展“两不沾”“各自为阵”、甚至于“背靠背”:党是党,行政是行政,事务是事务,司务是司务,导致党的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成为永不交叉的“双轨线”。
四是神圣化,表现为“形而上”现象。
与边缘化相对的另一极端,党建工作被捧上神坛,方式陈旧死板,内容单调枯燥,往往是正襟危坐,唯上唯书,脱离党员群众,缺乏生机与活力,缺乏针对性与务实性。
五是静态化,表现为“关门主义”现象。
与动态化相对(有别于党员流动与疏通关口的“动态化”),党建工作由大会到小会,从读报纸到念文件,“关门学习马列毛,照搬照抄红宝书”,时间耗在文山会海中,缺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巧妙活泼的活动与载体,缺乏灵活性与实践性,令人厌烦甚至曲解,往往收效甚微。
(二)顺势利导,攻克党建“五化”顽症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了“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命题。
我认为,党建科学化应围绕党的建设、发展与管理、服务,可以演绎为标准化建设、制度化管理与常态化活动、人文化服务“四化”。
通过分门别类,因势利导,我立足非公党建现状与工作特点,尽力攻克“五化”顽症。
1.着眼组织、队伍建设,解决“白薄弱”问题
一是组织建设。
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分类指导的原则,着眼于支部建立、调整与撤并、提升,按照“撤(转)建、改(换)、升”的工作思路,理清了隶属关系与组织建制。
一是“撤”。
对于已实施改制、名存实无的3个原国企、2个机关党组织予以撤销,党员移交所属社区;正在实施改制的国企党组织予以保留。
二是“建”。
根据“大建设”的明确要求,三年来新建企事业党支部各1个。
三是“改(换)”。
对(总)支部到任期满与班子成员调整的,三年来,共有5个党组织予以适时改选与换届。
四是“升”。
部分企业规模较大、效益显著,组织工作出色、党建有力,符合升级建制条件的,将两家党支部升级为党总支。
二是队伍建设。
示范点党总支坚持有效施行“双培计划”,党组织和党员成了公司的“气场”与员工的“磁极”。
通过上党课、学习考察、工作交流、党建研讨与专业培训、技能大赛、岗位练兵,拓宽了党务干部与党员的知识面,加强了党员队伍建设。
在阵地配套建设上,按照党建的一般性要求,实现硬件“六有”目标建设,并设立党建宣传栏、走廊文化与网站、群等,个别公司还设置了图书阅览室、文体室、练功房。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譬如,国有改制企业组织基础还较为薄弱,非公经济的党务政工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党员队伍还有待于发展壮大。
这些还须要我们进一步改进、完善和提升。
谢谢。